一天干四五份活 杭城金牌鐘點工每秒都不浪費
家政服務人員的工資上漲具有時段性,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保姆和鐘點工最短缺的時候,家政服務人員的收入水漲船高。節后,薪水又會降下去。
但是,有一類家政服務工作者的收入卻始終能夠處在較高的水平。她們被看作是家政公司的“金牌員工”。這一類保姆或者是鐘點工,永遠都處于搶手的狀態,收入也會高一個檔次。她們有什么特別之處?大家爭相聘用的人,是什么樣的?記者跟隨其中的一個鐘點工,度過了一天。
早上6:30
一天的工作
從打掃衛生開始
當記者好不容易在多家客戶間奔波的間隙聯絡上吳小雁時,發現一個問題,吳小雁的工作排得太滿,幾乎沒有什么空閑來接受記者的采訪。不過這也難怪,像她那樣計時算收入的人,每分每秒都意味收入。
早上6點半,吳小雁一天的工作已經開始了,一直要忙碌到晚上的九十點,每天從這家客戶忙到那家客戶,幾乎難有停頓下來的時候。“每個客戶家里都是隔天打掃一次,所以我一天做4家,下一天做5家,一般一家做兩個小時。其中一家每天都要去燒菜,要做4個小時。”再加上幾個一周做一次家政的,她手頭上的客戶達到了10個。
這樣的工作強度,就先給記者一個不小的沖擊。吳小雁本人對那么早就開始工作倒沒有什么不滿:“每天排得那么滿,是因為要完成東家交代的工作,就需要這么早就開始工作。”她告訴記者,能那么早開始工作也不錯,使她可以多做一戶。
一般的家庭不會讓鐘點工那么早就到家里來,但這一家比較特殊。“是一對年紀比較大的夫婦,早上起得比較早,剛好可以讓我在這兩個小時里把活干好了,然后去做下一家。”
雖然吳小雁最拿手的手藝是烹飪,但是早晨的這一家并不需要她做早飯。只是每隔一天到家里來打掃一下衛生,拖拖地板,擦擦玻璃什么的。
兩個小時很快過去。吳小雁打掃完衛生,離開這對老年夫婦的家,騎車直奔仙林苑菜場買菜。“下一家人家要我給他們做午飯的。”
上午8:30
只花幾分鐘
就買完了菜
進了菜場,吳小雁目標明確地奔向各個菜攤。要做什么菜式,要買什么東西,在她腦子里有一張明確的單子。每天光顧這個菜場兩次,對于什么菜要在哪個攤位買,吳小雁也是一清二楚。所以,不同于別人的“逛”菜場,吳小雁買菜的過程簡化成了幾個動作,沖進菜場,直接走向自己所需要的菜的攤位。由于吳小雁天天來,清楚菜的價格變化,所以攤主們一般都報實價。吳小雁幾乎不用還價,拿上菜稱好了就走,整個過程在幾分鐘之內就完成了。
作為菜場里的老顧客,各個攤位的小販和吳小雁都成了熟人,哪怕這天她不買自己的菜,也會和她打個招呼。
左手一袋肉,右手一袋菜,吳小雁趕著點進了下一戶客戶的家門,剛好到了約定的時間。這也是一對老夫妻。吳小雁隔一天來給他們燒一次飯,一次做兩天的飯菜量,老夫妻自己再添點小菜,兩天的伙食就解決了。她還幫他們打掃了一下,日常生活就算都照顧到了。
把吳小雁讓進家門,老頭老太把自己出去散步時買來的菜也拿給了她。稍作整理,吳小雁開始收拾家務。這對老人就和記者聊起了天。
吳小雁給他們的印象就是動作利索,一般的鐘點工一次干一兩樣家務就差不多了,但是小吳能夠在兩個小時內干許多事情,打掃衛生和燒飯燒菜都不耽誤,動作很快,而且做得質量也很高。
正說著,吳小雁已經干完雜活,開始做菜了。用了大約半小時的時間,葷素幾樣端上了桌,分量足夠這對老人吃兩天。
中午11:30
來不及吃午飯就奔向下一家
燒好午飯之后,吳小雁并沒有作停留,也沒有在老人家里吃飯,直接就奔向下一家。
中午時間,吳小雁也要到客戶家里干活。所以她基本上不在吃飯上花時間,只是隨便弄個包子就打發了。“吃碗面還要等著燒,中午我有兩家人家要去,根本連一碗面的時間也等不了。”
下一家客戶的家里靜悄悄的,“他們家里的人都很忙,大人在外面做生意,小孩在國外讀書。”吳小雁掏出兜里的一串鑰匙,這樣的鑰匙她的兜里有三串,這就是說,有三戶人家把家里的鑰匙放在了吳小雁那里,方便吳小雁在沒有人的時候到家里來打掃。“鑰匙放在我這里,會發生很好玩的事情。”比如會有客戶忘記帶鑰匙,被關在了門外,還要打電話給她,上她那里去拿鑰匙。
收拾好雜物,吳小雁趴在地上用抹布仔細地擦地板,邊和記者聊著。“剛剛那家里雖然也是地板,但是他們家的房子小,而且他們那里的灰塵少,又不用脫鞋,所以用拖把拖一下就可以,這里就不行,臨街,房子大,灰塵多,所以就要仔細擦。”
每天接觸四五戶人家,每戶人家對家務的要求都不同。“有的客戶希望你動作能夠快一點,好省一些服務費,有些客戶卻希望你慢慢干活,做仔細了。”有時就因為這種不同,讓鐘點工和主人鬧出了不愉快。
“我這個人心態比較好,東家說怎么干就怎么干,反正把家務干好就行了。”吳小雁覺得客戶說自己好,多半是自己的態度比較好,能夠接受意見,讓客戶比較順心,而不是說真的家務干得有多突出。
下午3:30
用烹飪手藝
為一大家子做晚飯
在做完了兩家家務之后,吳小雁又一次來到菜場,雖然現在還早,但是她要為晚上去做晚飯的那戶人家買菜。
“和做午飯的這戶人家不同,做晚飯的這戶人家,家里的人比較多,所以菜蔬的量和搭配上就要更多,中午的菜買買10元錢不到,晚上的菜不超過20元幾乎是不可能的。”
和中午的那家老人每次買完菜就結賬的習慣不一樣,晚上的這戶人家每次給她200元,讓她全權負責:“反正菜式也是大家商量著定,菜場里的情況我比較熟嘛,東家還說我經常去買,還價比較還得下來,比他們自己買還便宜。”
這一天,她買了野生鯽魚,加上之前燒的肉和煮湯的湯料,“上一家的菜要多勾芡,晚上他們這家比較喜歡吃紅燒的東西。”經常有人感嘆,吳小雁做那么多家人家,除非用個電腦,否則,工作安排全都要亂套了。她倒是笑笑,拍拍自己的腦袋說:“我的電腦就是這個,數據全都在里面呢。”
在晚上的這家大家庭,吳小雁終于可以一展自己的廚藝。她以前在餐廳打過工,專門去學過烹飪,對配菜燒菜頗有心得。她告訴記者,那種酒店大師傅的顛勺,她也會一點。由于她了解本地人的口味,善于調整自己的菜譜,所以東家對她燒的菜評價說:“和大酒店里的一樣好吃。”
晚上8:00
廣告公司
請她去做清潔
吳小雁在做晚飯的那戶人家呆了4個小時,和他們一起吃完飯,收拾好了碗筷之后,她走向最后一站,那是一個廣告公司的工作室,“那些做廣告的人和你們記者一樣,工作時間和別人都不太一樣的。每次我去的時候,他們都是干活干得正起勁的時候。”她在這里的工作是打掃衛生。
干完這里的活,吳小雁終于可以回家了。這時已經晚上10點多了。吳小雁丈夫經常加班,兒子正在讀大學,所以家里也不太熱鬧,“那個廣告公司是隔天去的,回來早一些,就在晚上把家里打掃打掃。”平時沒有什么空的吳小雁也只能見縫插針地抽出一點時間來收拾自己的家。
吳小雁不愿多談自己的收入,但記者幫她粗略地計算了一下,根據她的工作強度,以平均每小時8元計算,或者是一戶人家250元左右一個月來計算,加上由于她的突出技能另外增加的收入,她的收入可以接近每個月3000元左右,這比一般的鐘點工多出至少1000元,甚至可以多出一倍。
現在,要約吳小雁服務的客戶依然絡繹不絕,已經處于滿負荷狀態的吳小雁只能一一回絕。看來,擁有職業素養、身懷突出技能加上勤奮,是吳小雁的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