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好人》里的“小馬哥”竟在溫州擦皮鞋

《三峽好人》劇照
《七品芝麻官》劇照
周林 1982年生,因為模仿周潤發進入演藝圈,從而被賈樟柯看中出演《三峽好人》里的男二號“小馬哥”。此前曾在《三毛從軍記》、《雍正王朝》、《七品芝麻官》、《站臺》、《日落紫禁城》、《江山美人》等多部電影電視劇中演過角色。
去年九月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的《三峽好人》沒能在溫州上映,但《三峽好人》里的男二號———片中人稱“小馬哥”的周林卻出現在溫州街頭。不是來這里演出,也不是來這里旅游,周林到溫州的理由讓所有人意外:他是來這里擦皮鞋、賣鮮花的。他說他是聽說溫州賺錢容易才來的,他要在溫州賺夠未來幾年的生活費,然后到北京繼續他的電影夢。他希望自己在未來幾年可以一心一意為事業打拼,而不是到處為生活費奔波。
其實,周林來溫州已經兩三個月了。如果不是在接受央視《紀事》欄目采訪時提到自己在溫州擦鞋,可能溫州人永遠不會知道,人民路的擦鞋匠里居然“臥虎藏龍”。記者幾經周折,見到了這位不久前還和賈樟柯一起出現在《三峽好人》首映禮上、被上百家媒體包圍的“小馬哥”周林。他看起來比電視上看到的還要瘦小,額前留著三撮頭發,看起來活脫脫是個“三毛”。他說,這是他的標志性造型。
記者(以下簡稱記):這是你第一次來溫州?
周林(以下簡稱周):是的。去年11月份來的,不過中間去山西參加了《三峽好人》的首映式,又隨劇組去了上海、廣州、重慶等地宣傳。還去了一趟北京和杭州,接受電視臺的采訪。
記:看過《三峽好人》的人都說,你演的“小馬哥”是里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小馬哥”這個創意是你自創的還是賈樟柯本來就設置好才找到你的?
周:我和賈樟柯認識十幾年了,以前就在他的《站臺》里演過一個文工團的演員。因為我在北京有個畫家朋友和他關系很好,就介紹我去了。后來他要拍《三峽好人》,需要一個“小馬哥”這樣的角色,又找到我,因為我最初進入娛樂圈就是因為模仿周潤發。
記:《三峽好人》都拿了金獅獎了,你現在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也挺高的。這些都沒給你帶來新的機會嗎?為什么還要靠擦皮鞋維持生活?
周:這些有給我帶來機會啊。接下來,賈樟柯導演的《刺青時代》我也有參與,還有好幾部戲找我了,不過都要到明年才拍。我十三歲的時候就一個人到北京了,在北京沒戲拍的時候,我也擦過皮鞋賣過花。除了要給自己賺生活費,我還想賺錢給一個好朋友買禮物。在我困難時一直不停幫我的一個朋友,本來3月份要結婚了,我就是拼了命也要賺些錢,給我這個朋友買一條像樣的“項鏈”以表心意。雖然他現在因為某些原因可能會取消婚禮,但禮物我還是要送。
記:擦皮鞋到處都可以啊,留在北京不是有更多機會嗎?為什么要來溫州擦呢?
周:我聽說溫州賺錢快啊,聽他們說,擦一雙鞋五塊錢呢,來了才知道也才一二塊錢一雙,呵呵。
記:在溫州這幾個月來,就一直在擦皮鞋?
周:對。我在黃龍租了一間房子,白天就在人民路一帶擦鞋。
記:除了擦鞋之外怎么打發時間?平時看不看電影,會不會看報上網了解娛樂動向?
周:我每天都是從黃龍步行到人民路,晚上再步行回去。擦了一天鞋,再背著擦鞋箱走這么多路,回到家已經累得不行了,睡覺都來不及。
不大上網,但有時會看看報紙,看看有什么新戲要拍。
記:我覺得比較奇怪。你從十三歲就開始“北漂”,到現在十一年了,大大小小的戲也演過不少,為什么現在還是這樣一種生活狀態?演了這么多戲都沒賺到錢嗎?
周:我覺得拍戲不是為了賺錢。我拍過多少戲,我自己都記不清了,大部分都是很小的角色,我都不要錢的。以前我總覺得,人家給你一個角色演已經很不錯了,這是機會啊。別人給我機會,我怎么能再要錢呢?
記:所以就苦了自己。
周:我覺得不苦,相反,我很快樂。有些人說,你和這么多的大導演、名演員合作過,劉若英、鞏漢林和你都挺好,現在回過頭來在那擦皮鞋,不覺得有落差什么的。我說不會,因為我心里很充實,我始終有一個夢想,這個追求理想的過程讓我覺得什么苦都不算苦。
記:你很樂觀。那你的夢想是什么呢?
周:你知道我最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嗎?像卓別林一樣的。我身材比較矮小,這讓我拍戲有很大的限制,所以我要有自己的風格。我覺得自己現在擦鞋也好、賣花也好,都是一種歷練。我希望自己的精神可以感動別人。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五年內找到張藝謀導演,請他給我拍一部勵志題材的電影,像《阿甘正傳》那樣,可以用我的精神去激勵那些身處困境的人。
記:為什么要找張藝謀給你拍這么一部片子,而不找賈樟柯呢?
周:這個……不大好說。我沒想這么多,找張藝謀是我很久以來的夢想,拍《三峽好人》之前就有這個想法了。
- 上一篇:姐弟倆街頭擦皮鞋掙學費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