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世界各地推銷惠東鞋
姓名:陳聲達
年齡:37歲
身份:惠東縣萬達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惠東縣黃埠鞋業商會秘書長,惠東縣第七、八屆政協委員。
感言:我們的鞋廠要有自己的外貿公司,這樣,我們在對外貿易中就會少一些損失。
“我的工作就是做鞋廠的推銷員。”日前,惠東縣萬達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聲達謙虛地對記者說。據了解,在陳聲達努力下,目前吉隆鎮已有10多家鞋廠的鞋產品通過他的外貿公司銷售到世界各地。
放棄經營多年鞋廠改做對外貿易
陳聲達1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16歲的他初中還沒畢業就到惠東吉隆一家港資鞋廠打工。19歲那年,在積累了一定制鞋經驗和變賣家中值錢的家檔后,用8000元的資金在原黃埠鎮創辦了萬達鞋廠。陳聲達說,當時惠東很多鞋產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我國香港、臺灣及俄羅斯、韓國等國的貿易商,本地的出口商幾乎沒有。在長期的經貿往來中,一些貿易商不講商業誠信,甚至存在欺騙行為,經常“走單”(即拿走鞋產品不付錢),導致不少鞋廠蒙受較大的損失。看到一些鞋廠因為遭受“走單”而瀕臨破產,陳聲達覺得很心痛,下決心改變這種情況。2003年,正當他的鞋業公司蒸蒸日上的時候,他毅然放棄了制鞋廠生意,成立了惠東縣萬達實業有限公司,改行干起了從未涉足過的對外貿易。
用客家話加手語與老外交流
陳聲達開始做外貿時,碰到的最大困難是語言障礙,由于不懂外語,很難和國外的客戶交流和溝通。在德國的一次展銷會上,與他同去的一位朋友用普通話在一家咖啡館里和外商“交流”,盡管這位朋友很費勁地打手勢,但老外依然不知所云。陳聲達情急之下,干脆用客家話加手語和老外交流,連比帶劃,沒想到老外竟然明白他的意思。此后,陳聲達便經常用客家話和手語與老外交流,同時還隨身帶著快譯通,并在小紙條上寫上常用的英語單詞和中文,推銷惠東鞋。2003年,陳聲達首戰告捷,率先打開了歐洲市場,使惠東鞋在歐洲的銷量逐漸攀升。
熱心公益捐資60多萬元
為了更好地傳遞本地鞋信息,陳聲達還在深圳設立了外貿窗口,同時加強電腦網絡的使用和管理。現在,除美國和歐洲外,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客商和他的公司建立了長期的經貿關系。吉隆有十幾家制鞋企業通過他的公司把產品銷往世界各地,使這些制鞋廠不僅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在外銷上吃了定心丸。
陳聲達從事外貿生意,實現了自己、本地制鞋商和外商的“三贏”,富裕起來的陳聲達并沒有忘記回報社會,多年以來,他資助貧困學生、修橋修路、贊助學校,捐資達60多萬元。在獲悉家鄉有4名學生不慎喝聯邦止咳露上癮后,他常常抽空去和這些學生談心,感化他們,使他們最終戒掉了藥癮。
- 上一篇:擦皮鞋的博士研究生
- 下一篇:戰疫·秀洲丨小紅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擊疫情的腳步不會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