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暖冬令浙商如坐針氈 大量皮鞋積壓
今年歐洲的冬天溫暖如春,不過對很多在歐洲做生意的浙江人來說,真是不太好受。“沒有想到,歐洲的刺猬不冬眠,能讓我們受到這么大的損失!”在法國巴黎專門批發服裝的浙江商人湯加生說。
同樣在匈牙利的四虎服裝市場,有一個浙江服裝商人這樣感嘆:“連買上吊繩的錢都沒有掙夠!”雖然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露,但仔細想想,受歐洲暖冬氣候影響,浙江服裝一些出口商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愛沙尼亞的熊不肯冬眠
據歐洲各大媒體報道,剛剛過去的歐洲冬天暖和得讓人不敢相信,就連愛沙尼亞的熊和英國的刺猬都不肯冬眠;在英格蘭,今冬的平均氣溫高達12℃;進入一月份以來,奧地利維也納的氣溫達到16℃,意大利羅馬15℃,倫敦1月8日氣溫達到13℃,比30年來的平均氣溫高3倍。
通過國際貿易這條全球化的路徑,歐洲的“暖冬”,著實讓浙江的一些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感到了陣陣“寒冷”。
實際上,和很多專門做出口生意的浙江服裝商不同的是,湯加生在巴黎擁有自己的服裝倉儲中心和批發中心,通過巴黎各零售商,他把溫州生產的服裝賣給巴黎的消費者,從而賺取更高的利潤。往年冬裝的銷售情況非常好,尤其是“圣誕”節前一段時間,工廠幾乎是三班倒,還都供不應求。
但是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湯加生發現自己“虧大了”。據他介紹,從去年11月份到目前,他們冬裝的批發量幾乎下降了60%左右。隨著氣溫遲遲不下降,聰明的巴黎人都不肯買冬裝,“更多的巴黎人都在等著冬天過去的時候買降價的積壓貨。”巴黎的消費者推遲了購買大衣、毛衣、羽絨服等冬季服裝的時間,大多數人準備等到開春減價期再購買。
運到歐洲的服裝降價50%
和湯加生一樣,匈牙利四虎市場上的浙江商人們也有相同的感覺,按以往的慣例,入冬后是應季產品的銷售旺季,所以他們積極組織貨源,把羽絨服、棉服、大衣、毛衣、帽子、雪地靴源源不斷地擺上攤位。但由于這個冬天該冷的時候不冷,所以貨賣得很不好,大量的冬季服裝和鞋積壓了下來,給很多商人帶來不小的壓力,有的人已經開始削價出售,有的則開始低價拋售。
而在下沙的一家服裝加工廠里,服裝出口商古先生也感到壓力不小,他們在西班牙設立的各大服裝專賣店,同樣出現了嚴重的壓貨現象,幾百個貨柜的服裝銷售情況很不樂觀。
“但是已經運到了歐洲,總要處理的,否則倉儲費也是很可觀的費用。”湯加生說。據他觀察到,近期巴黎一些大型連鎖商家提前開始降價促銷,減少庫存。在這種形勢下,湯加生也只好開始降價處理這些積壓的冬裝,以騰出空間堆放開始銷售的夏裝,據他透露,降價幅度基本上達到了50%左右,甚至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