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石化巨頭紛紛搶灘中國乙烯市場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以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為代表的我國石化企業近年來抓住機遇,加快了對乙烯產業的投資力度。他們以“引進――消化吸收――改造創新”的發展思路,在迅速縮短著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
據了解,中國最大的石化業企業――中國石化集團“十五”期間乙烯產能以年均15.6%的速度遞增,“十五”末達到了554.5萬噸/年,比“十五”初期翻了一番,不僅占據國內乙烯市場七成份額,而且單套裝置平均規模也由期初的29.8萬噸擴大到了期末的46.2萬噸!2006年9月16日,茂名新建64萬噸/年乙烯裝置投料開車一次成功,使得茂名乙烯產能達到100萬噸/年,同時也標志著中國石化大型乙烯第二輪改造全面完成!敝袊嘘P負責人告訴記者,“燕山、揚子、上海、齊魯和茂名等五大乙烯改造工程的總投資達到249億元,新增產能175萬噸,平均噸乙烯投資1.4萬元。”
中國石油集團在乙烯工業上的投資力度也在迅猛加大。2006年2月,中國石油四川年產80萬噸乙烯工程項目在四川省成都市奠基,這項投資約212億元人民幣的工程被視作為我國西南地區歷史上第一套大型乙烯項目,“實現了西南地區以乙烯為龍頭的石化工業零的突破”。同年11月,總投資近70億元的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年產70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核心裝置正式投產。至此,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形成了千萬噸煉油、70萬噸乙烯生產規模,成為中國石油在西部地區最大的煉油化工產品生產基地。
國際石化業巨頭對中國乙烯市場更是垂涎三尺,他們紛紛抓住中國對外開放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的有利時機,摒棄了單純向中國出口乙烯產品的市場策略,通過與中國本土大型石化企業的合資合作,大規模進入中國乙烯工業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巴斯夫、BP、殼牌、?松梨、沙特阿美和陶氏化學等跨國公司已經在我國組建了多家大型乙烯合資企業。巴斯夫公司與揚子石化合資興建揚巴一體化60萬噸/年乙烯工程,后又將裝置產能擴大到70萬噸/年;BP公司與上海石化合資興建上海賽科石化90萬噸/年乙烯工程;殼牌公司與中海油合資興建南海80萬噸/年乙烯工程;?松梨诠鞠扰c福建煉化合資興建60萬噸/年乙烯工程,后又與廣州石化合作改擴造煉油和乙烯項目,乙烯產能將擴大到100萬噸/年;陶氏化學公司與天津石化合資興建的乙烯項目也由原來規劃的60萬噸/年擴大到100萬噸/年……
在國資和外資石化業巨頭加緊布局中國乙烯市場的同時,中國民營資本也盯上了國內乙烯市場的大蛋糕。2006年12月,一家名為“甘肅新川化工有限公司”的民營股份制企業在甘肅金昌市悄然成立,該公司由四川新希望集團和甘肅金川集團、云南金平恒昊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四川德陽茂源實業有限公司、德陽泰川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德陽天久經貿有限公司等六家民營企業合資組建,公司預計總投資6億元建設20萬噸聚乙烯項目。
- 上一篇:產品結構粗放化導致競爭加劇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