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俄羅斯下“逐客令”溫商遭重挫 市場生意冷淡
2007-01-24 11:27:44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從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國人將被禁止從事零售業的消息,使得不少市場生意冷淡,在俄羅斯經商的溫州人更是人心惶惶!弊蛱煜挛,溫州都市報記者通過國際越洋電話聯系上俄羅斯樂清莫斯科中華總商會會長王恒順,電話那頭的他顯得憂心忡忡。
生意冷淡溫商打折銷售
據王恒順介紹,他目前在俄羅斯莫斯科ACT市場從事集裝箱出租業務。該市場共有集裝箱4000個左右,其中300多個是溫州人的。每個集裝箱實際上就是一個攤位,前面開個小門就是門面,后面則作為倉庫,因此每個集裝箱至少價值10萬美元。
目前該市場有1000多名溫州人在租用集裝箱做生意,除了一些上規模的溫州鞋企在此地設攤從事批發兼零售外,其余大部分是“小打小鬧”的零售業務。每個攤位都要雇傭三四名工人,一般都聘請薪水相對較低的華人或其他國家的人,如每個華人每月工資500美元。一旦法令實施后,在俄羅斯的溫州人只能停止零售業務。就算成立公司從事批發業務,也只能聘請俄羅斯人做伙計,而他們肯定會“坐地抬價”。這對一年只賣幾十萬元貨品的小商販顯然無法承受。
“幾乎每個溫商都積了不少貨,很多經營戶開始打折銷售了。”王恒順說,當地溫商在聚會時,聊得最多的就是禁令實施后該怎么辦?有無其他辦法可想?
據剛從俄羅斯回來的瑞安人虞安林稱,目前在俄羅斯的溫商有5000多人,其中在莫斯科的溫商有3000人左右,主要經營鞋類、服裝、五金、水暖潔具等。
“灰色清關”路子將被堵死
據溫州市外經貿局統計,溫州企業通過審批在俄羅斯設立的機構有41家,去年溫州產品出口到俄羅斯的金額達4.7億美元,排列溫州產品出口國別第二位。
“這次俄羅斯政府是動真格的!睂τ诙砹_斯下發禁令的原因,虞安林認為都是“灰色清關”惹的禍。據了解,2004年,俄羅斯大幅提高了自中國進口的日用消費品的關稅,大大提升了中國產品的成本。因此,越來越多的溫州小鞋企或者個體商販通過“灰色清關”的方式,將產品銷往俄羅斯。
所謂“灰色清關”,即貨主只要向貨運公司繳納運費,就可以由貨運公司將貨物運往目的地,并由貨運公司委托的“清關公司”代理清關。其間貨主自己不用和海關打任何交道,“清關公司”就會把所有俄羅斯海關報關手續辦好,可節省不少費用。此次禁令實施后,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商品必須以公司的名義走正規渠道報關,實際上封堵了“灰色清關”的路徑。
溫商積極謀求出路
溫州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協會秘書長高銀春表示,此次俄羅斯下達“逐客令”,并非專門針對中國商人,此舉的目的是整頓該國商品市場秩序,保護俄公民利益,并奪回被外國人搶占的就業機會。在俄羅斯經商的溫商應積極做好轉型和規范經營行為,此外,應鼓勵更多有實力、有資金的大企業走出去,直接在俄羅斯注冊辦廠。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表示,與俄羅斯發生貿易關系的溫州鞋企至少有100家,短期內的陣痛是難免的,但從長期看對溫州企業來說也是一次機遇。通過此次“洗牌”,有助于溫商提升貿易方式,從市場進入貿易公司的行列。
據虞安林介紹,如今已有一些實力較強的鞋零售商正在籌備成立公司,變小攤銷售為公司化經營,并雇用當地人從事一線銷售,雖然經營成本上升了,但至少可以繞過新法令的限制。在俄羅斯的溫商正謀劃尋找合法的商業渠道,與當地商人合作共贏,此外還準備開辟烏克蘭、阿塞拜疆等他國市場,分散風險。
-相關鏈接:
2006年11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一項法令,規定從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外國人在售貨攤、市場以及商店以外的場所進行零售業的人數應限制在零售業總人數的40%。從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國人將被禁止從事零售業。此外,從2007年1月1日起,外國公民一律將被禁止在俄羅斯從事酒類和藥品貿易。
生意冷淡溫商打折銷售
據王恒順介紹,他目前在俄羅斯莫斯科ACT市場從事集裝箱出租業務。該市場共有集裝箱4000個左右,其中300多個是溫州人的。每個集裝箱實際上就是一個攤位,前面開個小門就是門面,后面則作為倉庫,因此每個集裝箱至少價值10萬美元。
目前該市場有1000多名溫州人在租用集裝箱做生意,除了一些上規模的溫州鞋企在此地設攤從事批發兼零售外,其余大部分是“小打小鬧”的零售業務。每個攤位都要雇傭三四名工人,一般都聘請薪水相對較低的華人或其他國家的人,如每個華人每月工資500美元。一旦法令實施后,在俄羅斯的溫州人只能停止零售業務。就算成立公司從事批發業務,也只能聘請俄羅斯人做伙計,而他們肯定會“坐地抬價”。這對一年只賣幾十萬元貨品的小商販顯然無法承受。
“幾乎每個溫商都積了不少貨,很多經營戶開始打折銷售了。”王恒順說,當地溫商在聚會時,聊得最多的就是禁令實施后該怎么辦?有無其他辦法可想?
據剛從俄羅斯回來的瑞安人虞安林稱,目前在俄羅斯的溫商有5000多人,其中在莫斯科的溫商有3000人左右,主要經營鞋類、服裝、五金、水暖潔具等。
“灰色清關”路子將被堵死
據溫州市外經貿局統計,溫州企業通過審批在俄羅斯設立的機構有41家,去年溫州產品出口到俄羅斯的金額達4.7億美元,排列溫州產品出口國別第二位。
“這次俄羅斯政府是動真格的!睂τ诙砹_斯下發禁令的原因,虞安林認為都是“灰色清關”惹的禍。據了解,2004年,俄羅斯大幅提高了自中國進口的日用消費品的關稅,大大提升了中國產品的成本。因此,越來越多的溫州小鞋企或者個體商販通過“灰色清關”的方式,將產品銷往俄羅斯。
所謂“灰色清關”,即貨主只要向貨運公司繳納運費,就可以由貨運公司將貨物運往目的地,并由貨運公司委托的“清關公司”代理清關。其間貨主自己不用和海關打任何交道,“清關公司”就會把所有俄羅斯海關報關手續辦好,可節省不少費用。此次禁令實施后,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商品必須以公司的名義走正規渠道報關,實際上封堵了“灰色清關”的路徑。
溫商積極謀求出路
溫州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協會秘書長高銀春表示,此次俄羅斯下達“逐客令”,并非專門針對中國商人,此舉的目的是整頓該國商品市場秩序,保護俄公民利益,并奪回被外國人搶占的就業機會。在俄羅斯經商的溫商應積極做好轉型和規范經營行為,此外,應鼓勵更多有實力、有資金的大企業走出去,直接在俄羅斯注冊辦廠。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表示,與俄羅斯發生貿易關系的溫州鞋企至少有100家,短期內的陣痛是難免的,但從長期看對溫州企業來說也是一次機遇。通過此次“洗牌”,有助于溫商提升貿易方式,從市場進入貿易公司的行列。
據虞安林介紹,如今已有一些實力較強的鞋零售商正在籌備成立公司,變小攤銷售為公司化經營,并雇用當地人從事一線銷售,雖然經營成本上升了,但至少可以繞過新法令的限制。在俄羅斯的溫商正謀劃尋找合法的商業渠道,與當地商人合作共贏,此外還準備開辟烏克蘭、阿塞拜疆等他國市場,分散風險。
-相關鏈接:
2006年11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一項法令,規定從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外國人在售貨攤、市場以及商店以外的場所進行零售業的人數應限制在零售業總人數的40%。從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國人將被禁止從事零售業。此外,從2007年1月1日起,外國公民一律將被禁止在俄羅斯從事酒類和藥品貿易。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