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經營 成都鞋商不怕俄羅斯禁令
2007-01-22 10:42:14 來源:中國輕工業信息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在別人的國家做生意,特別是這個國家的法制不夠健全時,與當地人合作會更加安全。”對于這項新政策,一位在俄經商的成都商人表示,華商應盡快融入當地社會,根據其政策進行戰略性調整,把損失降到最低。“這里的零售市場確實比較混亂,一些中國商人素質不高,加上俄羅斯媒體進行了大量負面報道,中國人給俄羅斯人的印象其實并不好,這些都是阻礙華商發展的因素。”
華商暫持觀望態度
來自成都的劉云鵬先生在莫斯科從事鞋類零售生意已經十多年了。對于這項新法令,劉先生說很多中國零售商人都感到非常恐慌。“我們的貨源都來自國內,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整個訂貨、發貨、到貨的流程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自去年宣布法律出臺后,很多人就紛紛減少了訂貨量以防萬一。”
由于俄羅斯政府一直存在執法不嚴的情況,大家對于這項法令能否貫徹下去,還持觀望態度。因此,目前莫斯科市場還比較穩定,沒有出現一些國內媒體報道的在俄其他地區發生的華商低價甩賣的情況。“當然,法令出臺后,對于市場肯定是有影響的,一些檔口也出現了調價的情況。”劉先生補充說。
與當地人合作更安全
劉先生表示,他個人還沒有減少貨量,因為早在法令出臺之前他已經逐漸將生意的重心從零售市場上轉出,并開始與當地人合作,經營自己的公司。由于劉先生對市場變化的預見性,他的生意基本上不會受新法令的影響。劉先生感嘆說:“在別人的國家做生意,特別是這個國家的法制不夠健全時,與當地人合作會更加安全。如今我們公司的鞋子在參加大型展覽時,我本人都不需要出面,由當地人打點就是了。”
劉先生認為,新法令的出臺也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它有利于建立一個良好的市場秩序。但華商應該有相應的風險意識,才能順利渡過難關,特別是一些小的個體零售商。此外,劉先生還擔心一些執法部門趁機敲詐華商。在采訪幾個華商的過程中,大家都對此表示了同樣的擔心。“當地的普通百姓很喜歡中國的商品,不僅質量有保證,與超市和大商場里的商品相比,價格也低了很多,人們還可以隨意還價。因此,中國在當地的零售生意做得很大,在莫斯科從事零售生意的中國人就幾萬人。較高的利潤自然也惹得當地人眼紅。一些人可能會在整頓過程中,對中國人進行敲詐。這樣的事情以前也曾發生過。”劉先生分析說。
零售遭猶太人壟斷
據悉,莫斯科的零售市場幾乎被猶太人壟斷。劉先生說,“我們不需要向政府納稅,只需要每個檔口一次性向猶太人交納幾千美金就可以了,其中就就包括了攤位費和稅費。一個市場就有上萬個檔口,猶太人一年的收入超過千萬。他們通過向官員行賄,只需交納很小一部稅金給政府。政府拿不到錢,自然也想整頓市場。但是,如果事情一發生變化,猶太人肯定是最先知道消息的。中國商人因為沒有保險,沒有向政府納稅,也就得不到任何保障。到時候,猶太人拍拍屁股走人,中國商人的損失可就大了。零售業的利潤高,但風險也高,華商們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在俄羅斯的中國商人基本上屬于弱勢群體。因為來俄時間短,經營分散,大家也無法互相照應,或形成一個穩固的團體。
一些華商本身文化程度就不高,也不會說俄語,連交流都有問題,就更別提和當地人進行合作了。“零售市場確實比較混亂,一些中國商人素質不高,加上俄羅斯媒體進行了大量負面報道,中國人給俄羅斯人的印象其實并不好。這些都是阻礙華商發展的因素。”劉先生認為,想把生意做大做好,最重要的應該先學會如何融入當地社會。
“練攤”華商:法案難以完全執行
相對于外省市,在莫斯科東北的大型小商品市場“集裝箱”市場中動靜不是太大,但也感到壓力。“集裝箱”市場位于地鐵附近,邊上鄰著依茲邁伊洛沃公園,被中國人形象地簡稱為“一只螞蟻”市場,里面有很多華商從事著輕工業品的經營。
“現在一直沒有確切要執行的消息。”“一只螞蟻”市場負責人韓冰介紹,他覺得這項法案不見得會被完全執行,即使執行了,1年之內也會有調整。原因是,一方面,韓冰認為目前大環境是好的,因為中俄關系正在蒸蒸日上,俄羅斯也有與中國搞好關系的需要。另一方面,普通俄羅斯老百姓很喜愛中國商品,也需要中國商品。
“不瞞你說,我小的時候也當過倒爺。”韓冰說,剛到俄羅斯的時候,是有貨就能賣出去,所以質量也就參差不齊。等倒爺多了,形成了買方市場,貨不好賣了,倒爺們就開始注意品牌與品質,質量與服務都上來了,因此,現在的中國商品,名聲又一點一點地好起來了。
“如果我們走了,接替我們的就是意大利等國的輕工業品,普通老百姓肯定消費不起,有幾個能去紅場上的那些大商店買東西的。”
華商暫持觀望態度
來自成都的劉云鵬先生在莫斯科從事鞋類零售生意已經十多年了。對于這項新法令,劉先生說很多中國零售商人都感到非常恐慌。“我們的貨源都來自國內,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整個訂貨、發貨、到貨的流程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自去年宣布法律出臺后,很多人就紛紛減少了訂貨量以防萬一。”
由于俄羅斯政府一直存在執法不嚴的情況,大家對于這項法令能否貫徹下去,還持觀望態度。因此,目前莫斯科市場還比較穩定,沒有出現一些國內媒體報道的在俄其他地區發生的華商低價甩賣的情況。“當然,法令出臺后,對于市場肯定是有影響的,一些檔口也出現了調價的情況。”劉先生補充說。
與當地人合作更安全
劉先生表示,他個人還沒有減少貨量,因為早在法令出臺之前他已經逐漸將生意的重心從零售市場上轉出,并開始與當地人合作,經營自己的公司。由于劉先生對市場變化的預見性,他的生意基本上不會受新法令的影響。劉先生感嘆說:“在別人的國家做生意,特別是這個國家的法制不夠健全時,與當地人合作會更加安全。如今我們公司的鞋子在參加大型展覽時,我本人都不需要出面,由當地人打點就是了。”
劉先生認為,新法令的出臺也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它有利于建立一個良好的市場秩序。但華商應該有相應的風險意識,才能順利渡過難關,特別是一些小的個體零售商。此外,劉先生還擔心一些執法部門趁機敲詐華商。在采訪幾個華商的過程中,大家都對此表示了同樣的擔心。“當地的普通百姓很喜歡中國的商品,不僅質量有保證,與超市和大商場里的商品相比,價格也低了很多,人們還可以隨意還價。因此,中國在當地的零售生意做得很大,在莫斯科從事零售生意的中國人就幾萬人。較高的利潤自然也惹得當地人眼紅。一些人可能會在整頓過程中,對中國人進行敲詐。這樣的事情以前也曾發生過。”劉先生分析說。
零售遭猶太人壟斷
據悉,莫斯科的零售市場幾乎被猶太人壟斷。劉先生說,“我們不需要向政府納稅,只需要每個檔口一次性向猶太人交納幾千美金就可以了,其中就就包括了攤位費和稅費。一個市場就有上萬個檔口,猶太人一年的收入超過千萬。他們通過向官員行賄,只需交納很小一部稅金給政府。政府拿不到錢,自然也想整頓市場。但是,如果事情一發生變化,猶太人肯定是最先知道消息的。中國商人因為沒有保險,沒有向政府納稅,也就得不到任何保障。到時候,猶太人拍拍屁股走人,中國商人的損失可就大了。零售業的利潤高,但風險也高,華商們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在俄羅斯的中國商人基本上屬于弱勢群體。因為來俄時間短,經營分散,大家也無法互相照應,或形成一個穩固的團體。
一些華商本身文化程度就不高,也不會說俄語,連交流都有問題,就更別提和當地人進行合作了。“零售市場確實比較混亂,一些中國商人素質不高,加上俄羅斯媒體進行了大量負面報道,中國人給俄羅斯人的印象其實并不好。這些都是阻礙華商發展的因素。”劉先生認為,想把生意做大做好,最重要的應該先學會如何融入當地社會。
“練攤”華商:法案難以完全執行
相對于外省市,在莫斯科東北的大型小商品市場“集裝箱”市場中動靜不是太大,但也感到壓力。“集裝箱”市場位于地鐵附近,邊上鄰著依茲邁伊洛沃公園,被中國人形象地簡稱為“一只螞蟻”市場,里面有很多華商從事著輕工業品的經營。
“現在一直沒有確切要執行的消息。”“一只螞蟻”市場負責人韓冰介紹,他覺得這項法案不見得會被完全執行,即使執行了,1年之內也會有調整。原因是,一方面,韓冰認為目前大環境是好的,因為中俄關系正在蒸蒸日上,俄羅斯也有與中國搞好關系的需要。另一方面,普通俄羅斯老百姓很喜愛中國商品,也需要中國商品。
“不瞞你說,我小的時候也當過倒爺。”韓冰說,剛到俄羅斯的時候,是有貨就能賣出去,所以質量也就參差不齊。等倒爺多了,形成了買方市場,貨不好賣了,倒爺們就開始注意品牌與品質,質量與服務都上來了,因此,現在的中國商品,名聲又一點一點地好起來了。
“如果我們走了,接替我們的就是意大利等國的輕工業品,普通老百姓肯定消費不起,有幾個能去紅場上的那些大商店買東西的。”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地方設出口鞋類最低質量標準?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