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集團“三個極端”創品牌
但凡想基業常青的企業,無不擁有一個響亮的自主品牌。
改革開放20多年來,雙星集團珍視自主品牌、注重自主技術、重視自主創新,堅持做大做強自主品牌,由單一制鞋業裂變發展為制鞋、輪胎、服裝、機械、熱電五大支柱產業,擁有雙星旅游鞋、雙星專業運動鞋、雙星皮鞋、雙星全鋼子午線輪胎四個“中國名牌”和制鞋業首個“中國馳名商標”, “雙星”產品還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聲名遠播,品牌價值超過492.92億元。 極端珍視自主品牌
雙星總裁汪海認為,雙星名牌是雙星科技的總標志,創名牌是高科技的高科技”。雙星的技術標準就是要成為名牌的支撐,實現自主創新,有市場競爭力,為市場所認可,實踐檢驗有經濟效益。
雙星在發展過程中也有過貼牌生產的經歷。20世紀90年代初,雙星自貼牌生產之初,就定下了“從追隨模仿,到創新超越”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謀求與國際制鞋先進水平接軌,然后做大做強自主品牌。雙星在貼牌生產“拋尼”、“布魯克斯”等世界鞋業名牌期間,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研發隊伍,在產品研發上做到了“開發一代、生產一代、研制一代、儲備一代”;設計安裝了國內第一條高檔冷粘鞋流水線;創立組建了全國制鞋業第一家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經過不斷發展,雙星逐步具備了叫板世界鞋業名牌的實力。
為將自主品牌推向國際制鞋市場,雙星因地制宜、因時而變,主要采取5個策略。一是在美國、德國、中東、南非等國家和地區建立海外分公司及海外代理,專門負責雙星海外品牌銷售及維護;二是針對小批量出口訂單,直接與當地銷售商簽訂銷售合同,進行小批量非長線訂單的出口;三是在產品開發、市場推廣、形象宣傳等方面,投入大量人、財、物進行精心運作,如設立雙星英文網站、參加美國拉斯維加斯鞋展、德國GDS鞋展等國際展會,提高品牌知名度;四是樹立戰略眼光,增強品牌意識,強化商標的專屬性,在33個國家成功注冊double★商標,在55個國家成功注冊doublestar、名人商標;五是渠道聯合、借船出海,如double★品牌已成功進入中東地區家樂福大賣場。
在做大做強鞋業品牌之后,雙星又充分利用自身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不斷向其它產業延伸,涉足輪胎、服裝、機械、熱電等產業。雙星制造的“汽車鞋” ——輪胎,同樣瀟灑地“走”向世界各地,遠銷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印尼、韓國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極端注重自主技術
一個自主品牌想在世界稱雄,必然要在高端市場見個分曉;而要博弈高端,必然要在核心技術上一較長短。雙星始終極端注重自主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將其作為做大做強自主品牌的首要條件。為激勵員工進行技術創新,雙星提出了“科技創新進市場, 崗位成才爭面子”、“科技+名牌+管理=競爭力”、“科技成果轉化生產力 ,企業發展硬實力”、“增強科技支撐力, 提高自主創新力”“跳出傳統舊方法 ,跳上精細新臺階, 跳向高端大市場 ”、“推進科技進步,實現自主創新”等技術創新文化理念口號,形成了技術創新的文化氛圍。
為在硬件上達到國際水準,雙星在擁有國家級制鞋企業技術中心的基礎上,又從國外購進最先進的研發設備,投資數百萬美元建成了國內最齊全、最完善的檢測中心,并將其打造成國內惟一一家由企業自主創辦的國家級制鞋檢測站。 在雙星,技術人員要求“四員合一”———既是技術員、開發員,又是質檢員、信息員,必須深入生產和市場一線,同時精研國際同行業最新技術和理論,然后創新出自主技術。近年來,雙星技術人員不但自主開發出多種系列的休閑化、輕量化、衛生化大眾旅游鞋產品,而且開發出一系列高級運動鞋,大量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BR/SBR基多相高聚物共混鞋底材料、絕緣特種皮鞋、空調氣墊鞋、橡塑共混微孔底的研制開發,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雙星介入輪胎產業時,面對設備陳舊、技術落后的局面,在兩年的時間里,先后投資近千萬元,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測實驗和設計儀器,組建了科研技術開發中心,并使所有新產品實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研制開發。為掌握國際最新技術動向,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雙星先后6次派遣67人次赴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世界知名輪胎企業參觀學習。同時加大產、學、研合作,海納百川,為我所用。
“繼承傳統優秀的,借鑒外來先進的,創造雙星獨有的”,在這一創新發展思路的指引下,雙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輪胎設計的核心技術,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新型無內胎鋼絲胎、無內胎工程胎、砂石輪胎等56種新產品,其中有7項至今保持獨家生產的優勢,10余項已申請國家專利。
極端重視自主創新
雙星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尤其是堅持獨具特色的全員創新。在員工的思想意識里,自主創新不只是技術人員的事,而是每一個員工的事,每個員工都是創新的主體。正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了員工蘊藏的創造力,依靠全員創新的力量,雙星不斷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雙星將自主創新納入制度化管理。上至廠長經理,下到機臺操作工,工資都與創新掛鉤,并將創新的軟任務變成184條創新硬指標,規定“一個月不創新扣罰單位負責人100元,兩個月不創新扣罰200元,3個月不創新待崗”。與此相對應的,則是對貢獻突出的創新員工予以重獎、重用。每年的集團創新總結表彰會上,都有創新能手受到重獎,有的獎房子、獎旅游等。
在全員創新的過程中,一線工人的名字與其發明的先進操作法一起,成為雙星的“金字招牌”。2005年,雙星員工創造出800多個先進操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