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調控:向效益型轉變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出口同比增幅下降了12個百分點,而另一方面,進口的增幅則提高了1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引發了媒體不小的轟動,紛紛猜測巨變背后的因素。果不其然,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蘇超英證實了這一點:“這是我國皮革行業首次出現的出口增幅下滑,進口增幅高于出口的局面。其實,去年我國皮革行業各項指標的增幅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除了效率提高以外。這不是什么壞事情,反過來看,說明我國皮革工業正在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要說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就是因為歐盟華皮鞋反傾銷導致了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當然了,我們也不排除受生皮加工貿易取消、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等多種因素影響!碧K超英告訴記者。
支撐這一說法有一組具體數據:去年前11個月,我國規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480億元,同比增長21%,增幅下降3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3286億元,同比增長21%,下降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利稅總額達200億元,同比增長31%,增幅提高2個百分點;出口317.8億美元,同比增長7.4%,增幅下降12個百分點;共出口各類鞋69.7億雙,同比增長11%,增幅降低7個百分點;進口44.9億美元,同比增長18.8%,增幅提高12個百分點。
之所以呈現這樣的局面,背后有其原因。蘇超英說:“中國是皮革大國,而非強國。過去幾十年,中國制造的皮鞋已經是低檔廉價的代名詞。相比大家對大火焚燒溫州鞋的記憶一直難以磨滅。”按照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規律,皮革業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是大勢所趨。因此,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重視自主知識產權,塑造中國鞋的新形象是我國“十一五”時期的新要求。
“政府的力度很大,不僅調低了出口退稅率,而且還對產量、銷售收入、產值增速和出口創匯方面都有所限制!敝袊じ飬f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強調:“這種限制不是違背市場原則的簡單計劃經濟手段,而是以一種引導性的宏觀調整力求行業從粗放型向效益型轉變,淘汰不具競爭力的模仿型小企業,同時鼓勵增加產品附加值,支持自主產權,讓創新型企業獲取更大市場空間和發展空間!
“我們提出了兩個10%的目標:產值增速、出口創匯的年均增長控制在10%!睆埵缛A說!皬娜ツ11個月的情況觀看,結構調控已初見成效。”
“這些目標最后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到2010年或更長時間爭取創出3-5個世界知名品牌!睘榱诉@個最終目標,中國皮革協會正式啟用了“真皮標志”英文版標牌。為了配合標牌的使用,“真皮標志”英文版證書、“真皮標志生態皮革”英文版證書也同時啟用。
蘇超英對記者說明,在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常態化的背景下,“真皮標志”英文版的啟用,將擴大我國皮革行業高品質皮革和皮革制品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促進出口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不斷提高,是減少和應對各種貿易摩擦的重要手段之一。
“真皮標志”是中國皮革協會1994年注冊的證明商標,是我國證明商標的首例試點。配掛“真皮標志”的產品符合以下三點:該制品用天然皮革制作、是優質精品、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務。目前,“真皮標志”已在14個國家進行了國際注冊。截至2006年底,配掛“真皮標志”的產品已達450多個,涵蓋了鞋、皮革服裝、毛皮服裝和箱包等產品。
另外,對于此次中歐皮鞋反傾銷事件,蘇超英表態,目前歐盟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大局已定,今后兩年,皮革協會將一方面通過在更多國家注冊“真皮標志”,加快中國皮革行業品牌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將及時向企業提供歐盟動態和復審條件等信息,引導企業規避未來可能遭遇的貿易摩擦。
“為了保證行業利潤,國家應取消部分原料皮和半成品革的進口關稅,因為制革廠會把增加的成本轉嫁到下游制鞋廠,增大企業壓力。”蘇超英建議。
- 上一篇:我國鞋類出口增幅下降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