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鞋”燃起的貿易生態
2007-01-10 10:12:56 來源:星辰在線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相比于焚燒不符合中國標準的“洋鞋”,為中國鞋走出去創造一個好的國際競爭環境更加重要
新年剛過的意大利首都羅馬,天氣陰冷潮濕,不少人都選擇了外出度假。但是,位于羅馬城中心的nazionale大街依然熱鬧。而就在2006年12月29日的中國杭州,一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名鞋因不符合中國質量標準而被集中銷毀。
來自于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消息稱,這批被銷毀的名鞋來自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在之前的一次例行抽檢中,根據2005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1002-2005《皮鞋》,工商總局發現這些皮鞋屬于質量不合格商品。
“燒鞋”事后,一位經歷過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燒鞋事件的溫州鞋商告訴記者:“既然外國人可以燒毀我們的鞋子,難道我們不能燒他們的鞋子?”
被燒的名牌
與以往燒鞋事件不同,這次在杭州燒的鞋皆為歐洲名牌。STRADA、D&G、TRUSSARDI、Boomerang來自于意大利;西班牙的有康拉汗、佐治、馬丁鳥;而標稱產地為羅馬尼亞的Clarks和越南的HugoBoss,則分別來自于英國和德國。
英國品牌Clarks在中國的總代理,上海璽威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Clarks是英國的牌子,如果沒有理解錯,公布名單中所填羅馬尼亞有可能是Clarks在那里的加工廠。Clarks在英國已有182年的歷史。
“至于工商部門反映的問題,我們已經和英國總部聯系,現在鞋子正在英國權威鑒定機構測試。Clarks在中國從2004年開始賣,這次關于鋼勾心的問題是Clarks在世界上第一次遇到。不過我們會按照中國標準,改進我們的產品。”璽威登負責人說。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歐尚百貨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這次涉及到他們公司進口的西班牙“佐治”皮鞋,在西班牙素有“鞋王”之稱,也有100多年的歷史。和中國工廠制作皮鞋不同,他們的皮鞋是在作坊里手工縫制的。
歐尚百貨負責人說,他們被查出有問題的“佐治”皮鞋,是2005年12月通過和廠家直接定購郵寄而進貨,一共8雙。一年之間,也只賣出了一雙,其余7雙全部被查燒。他們也貼了通知,但是唯一賣出的那雙鞋的消費者并沒有過來退貨。
名牌之疑
一位意大利商人告訴記者,歐洲人和中國人做鞋類貿易生意,并不是看你公司的牌子,他們更相信個人的信譽,并習慣于直接和個人打交道。這些名牌大多為手工作坊,一個作坊7、8個人,一雙鞋子做出來就要100多道工序,產量有限。
然而,此次被查的杭州瑞杰貿易有限公司“Boomerang”和“STRADA”品牌牛皮革面皮鞋則多達160雙,并且經“中大”集團定貨,由“中大”集團與外商相協調,三方皆簽有協議。但至今“中大”集團面目仍不清楚。
而據記者查證得知,不排除這些被查品牌中不是西班牙或意大利人生產的可能。在歐洲,也有很多中國商人在生產皮鞋并返銷中國,這對當地傳統皮革業造成了巨大沖擊。
除了上海璽威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歐尚百貨有限公司向記者確認,的確是進口的正牌皮鞋,并表示對鞋子質量問題負責之外,其余接受采訪的貿易公司尚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后據記者了解,由于圣誕節和元旦,整個歐洲處于休假時期,這些鞋店也不例外。至截稿時刻,其余歐洲品牌負責人尚未對此做出答復。
燒鞋是否合理
與2003年冬在意大利羅馬、2004年9月16日在西班牙埃爾切市發生的火燒中國鞋事件不同,此次火燒“洋鞋”的執行者是中國的政府部門——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所查鞋類來歷尚不明朗的前提下,“燒鞋”的合理性仍有待商榷。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主任潘煒稱,產品標識、感觀質量、勾心抗彎剛度和幫底剝離強度等項目不合格是此次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抽檢依據標準是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1002-2005《皮鞋》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銷售。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
杭州瑞杰貿易有限公司王建華表示,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出之前,他并不知道其所銷售產品為進口劣質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浙江省工商部門并沒有權力沒收王建華銷售的鞋。
而此前,不論是發生在意大利或是西班牙的“燒鞋事件”,兩地主要參與者乃為當地居民,原因在于中國鞋的大量出口而導致當地傳統制鞋業蕭條,乃至失業增加。2004年9月西班牙“燒鞋”之后,西班牙警方曾逮捕了16名“燒鞋”嫌疑犯。
這次,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僅沒收,且燒毀了尚未追查到底的進口皮鞋,并首先在政府網站上發布消息和圖片。而反傾銷訴訟已進入關鍵階段的奧康集團新聞發言人韋開孟表示,該事件將會為奧康正在進行的反傾銷訴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燒鞋”后的中國生意
羅馬人Alessandro告訴記者,他對中國工商部門燒毀意大利牌子的皮鞋感到驚訝。他說,這些牌子在意大利都非常有名,一雙好的意大利名牌皮鞋,在意大利要賣到800歐元甚至更高。
Alessandro說,中國人的皮鞋也有非常好的質量,價錢也比意大利的便宜。但自從中國人開始做鞋子,就沖擊了歐洲市場,在客觀上導致意大利制鞋工人的收入減少甚至失去了工作。
“一位外國鞋商聽說這些名牌鞋被燒之后,他剛喝進嘴里的水一下子噴了出來。”一位溫州鞋商告訴記者。然而,更讓他感到憂慮的是,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后,對于中國鞋商在海外貿易的影響并不好。
這位鞋商透露,歐洲名牌有上百年的手工做鞋傳統,好的鞋子甚至不用粘膠,就直接嵌入進去。但是中國的鞋子生產,用的都是機器,再雇傭上百號人,有些粘合劑還有苯、甲苯等物質,拿到外面的鞋子又是靠價格取勝。
自2006年12月29日“燒鞋”事件被轉載到網易論壇上,至今已有1959條評論。對于燒“洋鞋”的評價更是褒貶不一。然而,聯系到此前西班牙“燒鞋”事件,意大利“毒皮鞋”事件,乃至歐盟對華皮鞋的反傾銷,這次中國火燒“洋鞋”,莫非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新年剛過的意大利首都羅馬,天氣陰冷潮濕,不少人都選擇了外出度假。但是,位于羅馬城中心的nazionale大街依然熱鬧。而就在2006年12月29日的中國杭州,一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名鞋因不符合中國質量標準而被集中銷毀。
來自于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消息稱,這批被銷毀的名鞋來自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在之前的一次例行抽檢中,根據2005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1002-2005《皮鞋》,工商總局發現這些皮鞋屬于質量不合格商品。
“燒鞋”事后,一位經歷過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燒鞋事件的溫州鞋商告訴記者:“既然外國人可以燒毀我們的鞋子,難道我們不能燒他們的鞋子?”
被燒的名牌
與以往燒鞋事件不同,這次在杭州燒的鞋皆為歐洲名牌。STRADA、D&G、TRUSSARDI、Boomerang來自于意大利;西班牙的有康拉汗、佐治、馬丁鳥;而標稱產地為羅馬尼亞的Clarks和越南的HugoBoss,則分別來自于英國和德國。
英國品牌Clarks在中國的總代理,上海璽威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Clarks是英國的牌子,如果沒有理解錯,公布名單中所填羅馬尼亞有可能是Clarks在那里的加工廠。Clarks在英國已有182年的歷史。
“至于工商部門反映的問題,我們已經和英國總部聯系,現在鞋子正在英國權威鑒定機構測試。Clarks在中國從2004年開始賣,這次關于鋼勾心的問題是Clarks在世界上第一次遇到。不過我們會按照中國標準,改進我們的產品。”璽威登負責人說。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歐尚百貨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這次涉及到他們公司進口的西班牙“佐治”皮鞋,在西班牙素有“鞋王”之稱,也有100多年的歷史。和中國工廠制作皮鞋不同,他們的皮鞋是在作坊里手工縫制的。
歐尚百貨負責人說,他們被查出有問題的“佐治”皮鞋,是2005年12月通過和廠家直接定購郵寄而進貨,一共8雙。一年之間,也只賣出了一雙,其余7雙全部被查燒。他們也貼了通知,但是唯一賣出的那雙鞋的消費者并沒有過來退貨。
名牌之疑
一位意大利商人告訴記者,歐洲人和中國人做鞋類貿易生意,并不是看你公司的牌子,他們更相信個人的信譽,并習慣于直接和個人打交道。這些名牌大多為手工作坊,一個作坊7、8個人,一雙鞋子做出來就要100多道工序,產量有限。
然而,此次被查的杭州瑞杰貿易有限公司“Boomerang”和“STRADA”品牌牛皮革面皮鞋則多達160雙,并且經“中大”集團定貨,由“中大”集團與外商相協調,三方皆簽有協議。但至今“中大”集團面目仍不清楚。
而據記者查證得知,不排除這些被查品牌中不是西班牙或意大利人生產的可能。在歐洲,也有很多中國商人在生產皮鞋并返銷中國,這對當地傳統皮革業造成了巨大沖擊。
除了上海璽威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歐尚百貨有限公司向記者確認,的確是進口的正牌皮鞋,并表示對鞋子質量問題負責之外,其余接受采訪的貿易公司尚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后據記者了解,由于圣誕節和元旦,整個歐洲處于休假時期,這些鞋店也不例外。至截稿時刻,其余歐洲品牌負責人尚未對此做出答復。
燒鞋是否合理
與2003年冬在意大利羅馬、2004年9月16日在西班牙埃爾切市發生的火燒中國鞋事件不同,此次火燒“洋鞋”的執行者是中國的政府部門——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所查鞋類來歷尚不明朗的前提下,“燒鞋”的合理性仍有待商榷。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主任潘煒稱,產品標識、感觀質量、勾心抗彎剛度和幫底剝離強度等項目不合格是此次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抽檢依據標準是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1002-2005《皮鞋》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銷售。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
杭州瑞杰貿易有限公司王建華表示,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出之前,他并不知道其所銷售產品為進口劣質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浙江省工商部門并沒有權力沒收王建華銷售的鞋。
而此前,不論是發生在意大利或是西班牙的“燒鞋事件”,兩地主要參與者乃為當地居民,原因在于中國鞋的大量出口而導致當地傳統制鞋業蕭條,乃至失業增加。2004年9月西班牙“燒鞋”之后,西班牙警方曾逮捕了16名“燒鞋”嫌疑犯。
這次,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僅沒收,且燒毀了尚未追查到底的進口皮鞋,并首先在政府網站上發布消息和圖片。而反傾銷訴訟已進入關鍵階段的奧康集團新聞發言人韋開孟表示,該事件將會為奧康正在進行的反傾銷訴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燒鞋”后的中國生意
羅馬人Alessandro告訴記者,他對中國工商部門燒毀意大利牌子的皮鞋感到驚訝。他說,這些牌子在意大利都非常有名,一雙好的意大利名牌皮鞋,在意大利要賣到800歐元甚至更高。
Alessandro說,中國人的皮鞋也有非常好的質量,價錢也比意大利的便宜。但自從中國人開始做鞋子,就沖擊了歐洲市場,在客觀上導致意大利制鞋工人的收入減少甚至失去了工作。
“一位外國鞋商聽說這些名牌鞋被燒之后,他剛喝進嘴里的水一下子噴了出來。”一位溫州鞋商告訴記者。然而,更讓他感到憂慮的是,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后,對于中國鞋商在海外貿易的影響并不好。
這位鞋商透露,歐洲名牌有上百年的手工做鞋傳統,好的鞋子甚至不用粘膠,就直接嵌入進去。但是中國的鞋子生產,用的都是機器,再雇傭上百號人,有些粘合劑還有苯、甲苯等物質,拿到外面的鞋子又是靠價格取勝。
自2006年12月29日“燒鞋”事件被轉載到網易論壇上,至今已有1959條評論。對于燒“洋鞋”的評價更是褒貶不一。然而,聯系到此前西班牙“燒鞋”事件,意大利“毒皮鞋”事件,乃至歐盟對華皮鞋的反傾銷,這次中國火燒“洋鞋”,莫非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蜀道難,鞋路亦難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