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千鞋企放棄翻盤機會 呼吁到歐洲打官司
在2006年即將結束的時候,中國最大的民營制鞋企業——奧康集團向歐盟法院遞交了反傾銷起訴書。但直到此時,國內1600多家鞋企卻只有寥寥幾家選擇與奧康站在一起。有消息稱,福建300家鞋企已經完全放棄訴訟。
面對99%的中國鞋企選擇的沉默,昨天,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和他的戰友進京發表聯合宣言,大聲疾呼國內制鞋企業積極行動起來,聯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
參與訴訟的反傾銷律師蒲凌塵表示,歐盟對中國鞋反傾銷即將進入復審程序,也就是說,今年內歐盟將對“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實施征收為期兩年16.5%的反傾銷稅”做出新一輪的動作,而中國企業應該建立一個聯合平臺,為爭取平等權利做最后的努力。
2006年10月7日,歐盟正式啟動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實施征收為期兩年的反傾銷稅。事實上,雖然一再聲稱并非“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但歐盟接近16.5%的高額反傾銷稅已經重創中國鞋企出口歐盟的“航空母艦”。據了解,溫州鞋產品對歐盟出口由此減少了三分之一。中國中小企業遭遇的打擊尤為慘重,“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很多小企業就已經接不到訂單了。”王振滔說。
2006年10月23日,奧康集團正式決定聘請蒲凌塵向歐盟一審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歐盟理事會發布的征收16.5%的反傾銷稅的法規不符合歐盟相關法律,但由于訴訟成本過高等原因,到目前為止,只有奧康、泰馬、金履、新生港元4家企業和境外的5家公司正式向歐盟法院起訴,其他上千家中國鞋企已放棄翻盤機會。
蒲凌塵表示,事實上,由于此案是對歐盟如何解讀、使用反傾銷條款提出異議,審理結果將不僅關系到整個制鞋行業,也將對其他行業產生深刻影響。
此前,中國制鞋行業曾表示,歐盟在未對中方企業認真審核的情況下,否決了中方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用統一反傾銷稅率來取代分別稅率,這既不符合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也不符合歐盟內部的有關規定。
由于訴訟企業還不到10家,這場跨國“馬拉松”官司幾乎可以稱為“單薄的反擊”,但王振滔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堅持打下去。據介紹,歐盟法院目前已經正式受理奧康等4家中國制鞋企業的訴訟請求。之后,會有雙方的兩輪答辯,歐盟可能會作為第三方支持歐盟理事會,接下來是口頭答辯,總的時間預計在兩年左右。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