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鞋“摸黑”上街頭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從SM城市廣場至大唐世家塘邊公交站沿途一兩百米,擺著一二十個鞋攤,賣的鞋大多是二手貨。在這里,有Nike、Adidas、Puma、李寧、喬丹等牌子的運動鞋,有老人頭、鱷魚等牌子皮鞋,售價從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連續兩個晚上,記者暗訪了這些鞋攤——
鞋面光鮮鞋里臟
緊挨著人行道,攤販把鞋子一雙雙整齊擺開。鞋子看起來外表潔凈,尤其是皮鞋,一雙雙擦得锃亮,發出濃濃的鞋油味。有些攤主拿著鞋刷,不斷給鞋子上油。仔細看,可以發現這些二手鞋鞋面折痕明顯,有些在趾彎和腳踝處已有多條深深的折痕,甚至可看到內襯;鞋內色澤晦暗,內襯潮濕,文字標簽磨損得看不清楚。多數鞋子的底部磨損嚴重,有些跟部都歪了,鞋底有污漬,凹凸不平地嵌著沙土,不少鞋子還殘留著膠水的痕跡。
攤主剛開始叫價都較高,但成交時一般在十元左右。一位老人看中一雙皮鞋,攤主開價25元,老人笑了笑說:“就10塊錢,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攤主看看手表,似乎不情愿地說:“好了好了,也要收攤了,賣給你吧!”一位女士看中一雙運動鞋,攤主開價30元,“就7塊錢吧。”女士說。攤主搖了搖頭,女士扭頭就走。攤主追上去,不停地叫喊:“別走啊!20塊怎么樣?”女士仍然向前走,攤主叫著:“算了算了,7塊你拿去吧!”
記者和一個攤主聊天:“生意不錯啊!”“也要看情況,現在每晚也就是賣十雙左右。”攤主說,風險也很大,很多鞋子賣不出去,最終要低于成本價賣給廢品站;城管人員經常來抓,生意也是有一天沒一天的。
鞋子多是偷來的
記者在一個鞋攤前停下,“老板,這雙靴子怎么賣?”女攤主笑臉相迎:“這雙太大了,你穿不了,我給你找小一點的,但不是這種款式。”她鉆進綠化帶,在編織袋里翻呀找呀。
“這皮鞋怎么賣?”在另一個鞋攤前,記者問。“大部分15元,好一點的就貴一點。”“哦,那運動鞋呢?能保證是正品嗎?”“當然了,要不怎么能穿得這么舊!”“這幾雙都太舊了,有沒有新一點的?”“舊鞋才能這么便宜嘛!新的都要好幾百,有的還要上千元呢!”“能保證質量嗎?”看到記者感興趣,攤主湊過來小聲說:“這些鞋都是偷來的,保證是真的。當然不是我們偷的,是從小偷那里收購的。”“哇!有這么多鞋可以偷嗎?”攤主表示他們有固定的貨源,其他不方便多說。“我們學校快放假了,好多同學回家前會處理鞋子。如果你們想要,我們可以去弄一些,價錢怎么算?”見記者一副學生打扮,一個四五十歲的攤主回應說:“好一點的,一雙兩三元,有的就論斤賣了。”他小聲告訴記者,有些鞋子是小偷從小區、學校等處偷來的;有些是從垃圾場收購來的,價格按重量來算,一般是幾毛錢一斤。
記者和他攀談時,走來一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說想批量收購這些鞋,但最終因那些鞋太舊而連連搖頭。攤主說他家里還有很多八九成新的鞋子,隨后從編織袋里拿出幾雙“樣品”。年輕人走后,攤主神秘地說,那些來批量收購的多是開店賣鞋的,進些新點的拿到店里賣。
部門說法
穿二手鞋可能感染疾病
就此現象,記者咨詢了市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對于二手鞋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禁止買賣。工商部門管轄的是市場內的固定攤點,對于占道經營的二手鞋買賣,只能由城管部門來取締了。他表示,穿骯臟的二手鞋有可能導致感染疾病,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
- 上一篇:8.50米“冰雪大頭鞋”亮相哈爾濱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