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東陵打造“北方鞋都”
一批批南方鞋企進駐鞋業園,沈陽南塔鞋城銷售額節節攀高,制鞋高手的月薪趕超白領……隨著沈陽市鞋業發展的這種強勁勢頭,明年,沈陽市東陵區將加快打造“北方鞋都”的步伐,南方鞋企大舉入沈,本地鞋企也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爭取在硝煙味兒十足的鞋業大戰中占有一席之地。
沈尚需5000名制鞋工
昨日,在沈陽鞋業園內,40名制鞋高手參加了東陵鞋業產業集群的制鞋技能比賽,這些制鞋高手基本上都是駐沈各制鞋企業的骨干。
在南塔鞋城的帶動下,東陵區鞋業產業的號召力如今已輻射全國,在沈的制鞋工人不僅有當地的、省內的,而且還有許多來自四川、江蘇的制鞋技術工人。一位來自揚州的制鞋工人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來沈陽打工,是因為沈陽鞋業的規模特別大,而且這里的企業效益很好,工人收入也比較多。
據恒泰鞋業工會聯合會的負責人介紹,目前在沈的制鞋工人中,每月收入最多的可以達到4000多元,已趕超企業白領的收入水平。而且,沈陽的制鞋工人用工需求還在不斷增長。東北鞋業聯合會副會長錢友告訴記者,沈陽在這方面的用工缺口還很大,至少需要5000多人來沈制鞋。
再造幾個南塔鞋城
打造“北方鞋都”,這是沈陽市東陵區在今年喊出的響亮口號。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沈陽已經具備了成為中國鞋業第五大產業集群基地的條件和優勢,作為北方最大的鞋業銷售商家,中國鞋城每年的銷售量為7億—8億雙鞋,銷售額達上百億元。
以鞋業產業園和中國鞋城為兩大基地,鞋材貿易—制鞋生產—成品鞋銷售的產業價值鏈已初步形成。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北方鞋都”的鞋業總產值將達幾百億元,相當于再造若干個南塔鞋城。與同是輻射力巨大的五愛市場的發展模式相比,“北方鞋都”由于聚集了產、運、銷一條龍的企業,發展后勁將更充足。
有產有銷 不再南鞋北運
南鞋北運,曾是沈陽市鞋業發展面臨的一大尷尬局面。以往在沈陽本地銷售的成品鞋,許多都是從南方運來的,即使本地有少數幾個制鞋企業,鞋材等也必須從南方進貨,本地除南塔鞋城這個銷售終端比較發達外,鞋業產業鏈條上的其他環節都很薄弱。
不過,這種狀況在沈陽市東陵區早已成為歷史,沈陽本地興起一大批地產鞋企,南方、韓國的制鞋企業也大舉入沈,僅入駐沈陽鞋業園的鞋業企業就達70多家。
明年,一個8萬平方米的皮革鞋料交易市場也將在東陵區建成,不用走出沈陽市,皮革、皮料、合成革、皮革機械、皮革鋪料、鞋材化工、制鞋機械等制鞋材料就可以一站式購齊。屆時,東陵鞋業產業集群將形成以中國鞋城為龍頭,以鞋業園和民營加工區為基地,以眾多鞋業骨干企業為輔助的集鞋業研發、皮革鞋料、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產品展銷、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
南方鞋企明年大舉入沈
明年,南方鞋業企業將大舉入沈,從不久前赴香港招商的成果上,沈陽市東陵區已明確感受到這一勢頭,東莞、寧波、深圳等地的許多鞋企都表示中意“北方鞋都”,一下子就簽了400多個協議,這意味著,鞋業大戰將更趨激烈。
數據表明,遼寧平均每人每年需要3.6雙鞋,而遼寧人口是4000多萬人,這就意味著遼寧一年要消耗約1.5億雙鞋,市場潛力巨大。對于沈陽本地人來說,更多鞋企進駐的好處在于,鞋價有望被拉低,與此同時,鞋的品牌多了,本地小鞋企也將面臨巨大的沖擊。
- 上一篇:中國鞋為何競爭力強?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