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向歐洲法院提出反傾銷訴訟
四家中國制鞋企業21日向位于盧森堡的歐洲初審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撤銷歐盟對由中國進口的皮鞋征收的高額反傾銷稅。據悉,這是首次有中國企業通過法律手段反對歐盟征收反傾銷稅的規定。
這四家中國鞋企包括溫州的奧康、泰馬和廣東南海金履鞋業、惠州新生港元鞋業。這些鞋企通過律師發表聲明稱,中國鞋商認為歐盟管理者對中國制鞋企業制定了不合理的價格,歐盟此前作出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沒有對各家企業的價格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查”。
記者了解到,歐盟反傾銷起訴最后期限已過,受反傾銷影響的1200多家中國涉案企業中,只有上述四家提出訴訟。有報道稱,福建300多家涉案的鞋類生產企業,已集體放棄訴訟。
一家名為STEPTOJOHNSON的律師事務所在這場訴訟中代表這四家中國鞋企的利益。該律所合伙人杰姆斯·瑟爾斯表示,有信心贏得這場官司。他說,歐盟委員會在調查中只是使用了抽樣調查方式,而沒有對每家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
據悉,四家企業將就包括歐盟在反傾銷抽樣調查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中國鞋企市場經濟地位判定以及損害認定等在內的多方面的問題進行起訴。瑟爾斯說,歐盟委員會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將中國鞋的價格與其指定的“類似國”巴西進行對比是錯誤的。
不過,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的發言人否認了上述指控。他表示,歐盟將在法庭上進行積極的辯護。
10月7日,歐盟正式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征收為期兩年的16.5%反傾銷稅,涉案的中國制鞋企業多達1200余家。歐盟認為是因為中國鞋商低成本的生產剝奪了本國企業的利潤。根據歐盟法律,在正式啟動反傾銷稅征收后兩個月內,相關企業可通過歐盟一審法院以“司法申訴”形式進行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