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價格大起大落 中國應建儲備調節機制
2006-12-20 17:21:50 來源:中財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上半年國際期貨市場對天膠瘋狂炒作,導致今年以來中國進口天膠價格同比大幅增長,但進入下半年后,天膠價格出現理性回落,至11月底國內價格降至低點為16000元/噸。有分析師判斷,目前天膠價格出現的反彈勢頭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但不會再現今年的高點。
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我國天然橡膠(17925,140,0.79%)進口保持增長,共進口131.6萬噸,價值2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8.4%和79.1%,平均價格1918美元/噸,增長51.3%,呈現明顯的量增價揚態勢。
據悉,今年1月起我國單月天然橡膠進口價格就不斷攀升,到8月達到2252美元/噸的新高,增長69.1%。9月后有所下滑,10月進口均價1871美元/噸,增長10.4%。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工業品部經理、分析師趙忠認為,今年天膠國際價格在2季度被推高至2400至2800美元/噸,一方面確實有需求缺口較大這一因素在起作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國際主要期貨市場對天膠需求判斷過高,引發高價炒作,從而推高現貨價格,也造成今年中國進口價格同比去年增長較多。
期貨市場炒作的一個重要題材是"今年天然橡膠主要生產國產量減少"。目前,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三個世界天然橡膠主要生產國控制了全球近7成的產量,而2005年,泰國和馬來西亞產量均為負增長,只有印度尼西亞增長9.9%。
不過瘋狂炒作只持續到6月份。此后,國內外天膠價格不斷回落,至11月份達到今年最低點。趙忠表示,這種回落是理性的,主要是由于相關天膠消費產業的需求下降,尤其是美國汽車產業不景氣,使中國相關橡膠產品出口受到抑制,從而影響到對天膠的需求;而且年中的高價格對消費的需求也起到了抑制作用,以及天膠的消費有其季節性規律,7、8、9月屬于消費淡季。趙忠表示,從11月份開始,國內天膠價格已回升至目前的17000元/噸左右,價格反彈行情將持續到明年一季度,但不會出現今年的高位。
另有專家認為,進入三季度以來,國內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回落趨勢也使橡膠市場需求力度將有所減弱,使得國內市場供需關系趨向寬松。
目前我國天然橡膠的自給率過低,已降至1/3的戰略安全警戒線以下。如果出口國有意操縱、限制對我國天然橡膠的出口,將使我國的輪胎、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配件、鞋類制品等產業受到極大沖擊。目前天然橡膠的主要出口國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組成出口聯盟,共同減少出口量,有意造成國際市場貨源緊張,以達到提價的目的。趙忠認為,這種情形在明年可能還會加劇。
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從國際市場競爭的角度出發,建立有效的天然橡膠預警與儲備調節機制;并盡快建立海外天然橡膠生產基地,提高對橡膠資源的控制力。
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我國天然橡膠(17925,140,0.79%)進口保持增長,共進口131.6萬噸,價值2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8.4%和79.1%,平均價格1918美元/噸,增長51.3%,呈現明顯的量增價揚態勢。
據悉,今年1月起我國單月天然橡膠進口價格就不斷攀升,到8月達到2252美元/噸的新高,增長69.1%。9月后有所下滑,10月進口均價1871美元/噸,增長10.4%。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工業品部經理、分析師趙忠認為,今年天膠國際價格在2季度被推高至2400至2800美元/噸,一方面確實有需求缺口較大這一因素在起作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國際主要期貨市場對天膠需求判斷過高,引發高價炒作,從而推高現貨價格,也造成今年中國進口價格同比去年增長較多。
期貨市場炒作的一個重要題材是"今年天然橡膠主要生產國產量減少"。目前,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三個世界天然橡膠主要生產國控制了全球近7成的產量,而2005年,泰國和馬來西亞產量均為負增長,只有印度尼西亞增長9.9%。
不過瘋狂炒作只持續到6月份。此后,國內外天膠價格不斷回落,至11月份達到今年最低點。趙忠表示,這種回落是理性的,主要是由于相關天膠消費產業的需求下降,尤其是美國汽車產業不景氣,使中國相關橡膠產品出口受到抑制,從而影響到對天膠的需求;而且年中的高價格對消費的需求也起到了抑制作用,以及天膠的消費有其季節性規律,7、8、9月屬于消費淡季。趙忠表示,從11月份開始,國內天膠價格已回升至目前的17000元/噸左右,價格反彈行情將持續到明年一季度,但不會出現今年的高位。
另有專家認為,進入三季度以來,國內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回落趨勢也使橡膠市場需求力度將有所減弱,使得國內市場供需關系趨向寬松。
目前我國天然橡膠的自給率過低,已降至1/3的戰略安全警戒線以下。如果出口國有意操縱、限制對我國天然橡膠的出口,將使我國的輪胎、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配件、鞋類制品等產業受到極大沖擊。目前天然橡膠的主要出口國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組成出口聯盟,共同減少出口量,有意造成國際市場貨源緊張,以達到提價的目的。趙忠認為,這種情形在明年可能還會加劇。
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從國際市場競爭的角度出發,建立有效的天然橡膠預警與儲備調節機制;并盡快建立海外天然橡膠生產基地,提高對橡膠資源的控制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