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才發展規劃出臺 重點實施四大工程
經過2年醞釀、制訂,《武漢市人才發展“十一五”規劃》近日出臺,《規劃》闡述了“十一五”時期,武漢市人才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等,為人才發展戰略勾畫了新藍圖。
從人才結構看,到2010年,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中,各級各類人才占行業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40%。武漢市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結構比例向1:2:3靠近。高技能人才占技術性崗位從業人員比重達25%。
這個時期,武漢市規劃:重點開發培養100名中高級黨政領導人才,集中培養、引進1000名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1萬名具有創造潛能和創新素質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1萬名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操作性難題的高技能人才。
實現這些預期目標,武漢市重點實施四大工程:
人才集聚工程——大規模接收愿意來武漢市工作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每年計劃吸納2萬人;“十一五”時期,吸引5000名各類外籍人才來漢工作、講學或創業;建立市、區兩級重點項目人才需求信息庫;在東湖開發區、武漢開發區等區域創建“人才特區”,實行一系列新制度。
人才提升工程——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培養551計劃”、“企業家培養計劃”、“黨政人才培養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重點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信息技術、現代管理5個行業培養造就1萬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十一五”時期,武漢市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業博士后產業基地累計達到30家,在站博士后累計達到50人,爭取新建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10個以上,每年開展大學生就業實習1萬人次。
市場配置工程——適時啟動“先進制造業人才振興計劃”和“現代服務業人才振興計劃”,解決行業人才短缺問題;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大學生科技創業項目經申請認可給予適當資助;建立武漢大學生未就業先登記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培訓和就業推薦;制訂武漢城市圈人才一體化發展戰略規劃,建立區域內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政策框架。
數字人才工程——用3到5年時間,加快推進人事人才電子政務建設,構筑互動、高效、便民的人事人才公共信息平臺和人事人才公共服務平臺。
武漢市在“十一五”時期優先將人才投入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設立“市人才資源開發專項資金”,用于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緊缺人才引進、重點人才獎勵和重大人才開發工程的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