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鞋業三盼“新活法”
參加了“2006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后,成都某鞋企老總思想波動很大。“老外來‘下單’直接指名道姓要名氣大的品牌鞋子,我的企業在制鞋技術上并不比人家差,遺憾的是沒有自己的品牌,全是給人家貼牌生產,只能算是為他人作嫁衣。”因此,他決心要換種“活法”,創自己的牌子,同時期盼用品牌穩價格,用土地使用權融資。
一盼:創自己的牌子
剛剛結束的“2006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傳來消息稱,明年“成都造”女鞋有望以自己的名字實現“進大型商場超市”的夢想。“這是一條不是新聞的新聞”,業內人士評價說,成都造女鞋實際上早就在商場、超市上柜銷售了,只是用的是人家的牌子即貼牌。到頭來,人們只知道有諸如紅蜻蜓、達芙妮、奧康、李寧……卻不知道這其中的有些就出自成都鞋企之手。
“一些在成都鞋企中較有名氣的公司往往也是貼牌大戶,更不要說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鞋企了。”在成都武侯區金花鎮生產皮鞋的王老板說,他們生產的皮鞋,質量很好,但由于品牌叫不響,在市場上難以獲得消費者認可,因此只好讓人家“剝削”。“給人家貼牌,一雙40元的四季鞋,貼牌企業只有3元的利潤空間。但這些鞋如果賣到美國市場上去,就要值20多美元,賺大頭的是擁有自有品牌的企業,我們只是掙一點苦力錢”。王老板談及此事非常無奈。
貼牌生產僅僅是品牌知名度不夠的結果嗎?四川省商業連鎖投資聯合會會長冉立春認為,關鍵還是意識問題,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與錢多錢少,原來的知名度高低關系不大。“品牌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靠扎實的產品質量、差異化的款式做出來的。隨著品牌經營時代的到來,企業有無自己的品牌,將成為其成敗的的決定性因素。”
二盼:用品牌穩價格
康奈鞋業總裁鄭秀康說,他們絕不參考價格戰,康奈皮鞋在海外市場的平均零售單價達到60美元,最高零售價可達到150美元。康奈為何如此“牛氣”?鄭秀康得意地說,因為康奈的品牌在那里,消費者愿出高價買名牌。這恐怕已經超出了“實用”的范疇,已經涉及到了體驗式消費的較高層次,是消費者追求品牌消費的舉動。
不過,成都鞋業的價格戰卻有些“火熱”。四川省社科院陳武元研究員分析說,這可能有認識上的幾個誤區:一個誤區是薄利多銷。其結果是,既犧牲了資源,又導致國際市場上的反傾銷……這些應該成為我們鞋企的警鐘。另一個誤區是成都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力成本低廉。其實,目前成都鞋企的員工絕大部分是從廣東等沿海地區鞋廠回歸而來的,如果成都鞋企給予員工的待遇太低,這些員工會隨時“東南飛”。
四川省鞋業進出口商會會長劉瓊英說,今年川鞋出口仍將達2億美元之多,這是因為歐盟反傾銷主要針對低檔次鞋,高檔品牌鞋銷售并未受到影響。因此,有專家建議,用品牌穩住價格,用品牌規避“反傾銷風險”無疑是一條可行之路。
三盼:用土地使用權融資
從2000年起就開始向政府建議實施鞋業產業集聚,打造鞋業工業園區的宋建明先生,其身份為中國致公黨黨員、四川大學危機研究所研究員。他向記者坦言,現在鞋業工業園區即中國西部鞋都雖已建成,但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如何幫助入園企業融資。
宋建明分析說,制鞋企業的融資渠道其實比較狹窄。由于它是傳統型企業,風險投資不可能進來;又因為它的技術含量極低,與高科技產業沾不上邊,諸如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種子資金等政策性資金也難以顧及于此。“向銀行貸款相對來說,是一條可行之路,但抵質押物又是何物?機器值不了幾個錢,產成品又是低價值資產,同樣不值錢,而且不少銀行不愿受理這樣的抵質押貸款業務。”
“唯一可以考慮的是用入園企業占用的土地使用權作為融資本錢。”宋建明認為,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土地使用權擁有者可以其向銀行申請貸款。但這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入園企業必須是土地使用權人。對于購買廠房的入園企業來說不成問題,但對于租賃廠房的入園企業來說,則是一個難題。
據悉,溫州、南昌分別開發了面積達3000畝的鞋都,他們都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了入園企業。入園企業可以此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有效地解決了入園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宋建明建議成都可以學習、借鑒上述地區的做法。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