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腿走出貧困 河北大名主攻制鞋等產業
河北省大名縣以發展食品加工業為突破口,突出特色優勢,堅定“工業立縣”理念,使這個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煥發出極大的生機與活力。如今,突出特色、突出工業的“雙突”戰略已經成為大名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方針。
特色意味著什么?大名縣委書記賈紅軍說:“縣域經濟的‘筋骨’和支柱就是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大才有大發展,特色產業強才能富民強縣。”今年前三季度,大名縣已完成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投資2.7億元,面粉、花生、香油三大特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鏈條不斷延伸,被省政府命名為“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強縣”。此前,大名縣已經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華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目前正在建設全國最大的小磨香油加工銷售基地。
大名縣是傳統的農業縣,目前小麥種植面積90萬畝,以此為依托,縣境內規模以上面粉企業達到43家,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有16家,全縣面粉企業日加工小麥達1.6萬噸。其中,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五得利面粉集團擁有6個子公司,24條生產線,日處理小麥9000多噸。在北京市場,每10個饅頭中就有4個半是用五得利面粉做成的。投資2.3億元的得利城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將使五得利集團成為面粉行業亞洲第一,世界第五。
以前的大名縣,工業企業寥寥無幾。在“突出工業”戰略的指導下,大名工業項目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在實施工業項目中,他們重點選擇服裝鞋業、塑編包裝、機械制造、生物化工等高新技術和制造業工業項目。在今年著力抓好的50個總投資54億元的立縣興縣大項目中工業項目有25個,總投資達31.6億元,占總投資額的56%。同時他們還多方引智,加強與大企業的合作,提高傳統產業的競爭力,開發糠醇、木糖醇、玉米淀粉、生物柴油、乙醇汽油、染料終端產品等,同時還側重發展生物質能發電、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型建材、醫藥原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培育形成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優勢群體。目前,總投資11億元的華正塑編、鑫得隆化纖、新狀元服飾、天煜化工等32個新型工業項目相繼投產,總投資5億元的生物質能電廠已開始前期準備工作,總投資1.5億元的小麥谷朊粉項目年內可開工建設。
如何確保“雙突”進展順利?大名縣政府縣長武金良的答案是:“完善園區,搭建平臺,打造最佳投資載體。”大名縣在15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內已經構建起“食品工業、服裝鞋業、塑編包裝業、機械制造業”四大體系,正在規劃建設面粉食品加工區、花生加工區、香油加工區、肉食品加工區、服裝鞋業加工區、塑編包裝區及商貿服務區七大專業區。他們還投資1100萬元建設了長3000米的園中路,“三橫兩縱”的路網框架初步形成,起步區8平方公里初步實現“六通一平”,近3萬平方米的道路綠化和廠區內綠化、美化已全部完成。對投資規模大的工業項目,執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方法;對達成投資意向的大項目,將從有關部門抽調專人集中辦公,從引項目、辦證手續到項目建設實施一條龍服務;只要是進入工業園區的項目,由管委會代辦一切手續,在時限上堅持做到“小事不過天,大事不過三”的服務理念。園區實行優惠的水、地、電政策,自主經營、封閉管理,企業發展不受外部干擾。目前,已入駐企業30家,完成項目投資2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