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撫養(yǎng) 都市之痛
剛從德國出差回國的Jolly逢人便訴說她的見聞:在德國某公園巨大的綠地上,一群全職媽媽把小孩的嬰兒車推來圍成一圈,讓小孩曬太陽,自己則在一旁跑步的跑步,練瑜伽的練瑜伽,其樂融融的狀態(tài)讓人好生羨慕。而現(xiàn)實中,她卻必須和丈夫一樣賣力工作,將小孩送到遠在家鄉(xiāng)的父母那里。Jolly感覺有些沮喪。
在社會處于轉型階段的當下,白領們一邊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和工作壓力,一邊接受新思想、迷戀著實現(xiàn)自我的生活模式,在某些特殊階段,“遠程撫養(yǎng)”對個人來說是無奈,對社會來說其實意味著新的服務空間。
遠離:
兩代人重復的命運
幼時與父母分居兩地長大的方玟一直對此心存芥蒂,一度堅定地認為父母對自己不負責任,方玟懷孕后曾下定決心:不讓孩子離開自己半步,要讓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關愛。孩子出生后,方玟就辭職做了全職媽媽,之后丈夫被集團總部先后調到上海、成都工作各兩年,方玟都義無反顧地帶著孩子搬了過去,一家三口從未分開。可眼看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丈夫依舊會時常調動,方玟無奈地回到廣州跟父母一起住,她感慨道:“這個年代,大家要穩(wěn)定在一個城市上班太難了,可是孩子必須安定下來上學了。”
的確方玟的成長經(jīng)歷在她那個年紀的人當中并不少見,這樣的狀況在中國城市中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十年。傳統(tǒng)中國社會大多數(shù)人的流動性非常小,孩子基本都是在家庭內部撫養(yǎng)的。進入20世紀,一方面社會結構的變化帶動了人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女性進入職業(yè)領域,幼兒撫養(yǎng)問題始露端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即使在城市中,社會幼兒托養(yǎng)機構也不是很發(fā)達,忙于工作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家鄉(xiāng)成為一種無奈的社會現(xiàn)實。進入新世紀,雖然城市里的幼兒園不斷增加,但由于工作壓力和工作時間的不便,仍然有許多年輕父母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給遠離自己的父母。重復自己童年的親子隔離。
“通知大家一下,快到年終了,這兩個周末大家辛苦一下,加一下班趕報表。”財務主管話音未落,羅娜就變了臉色,這個周末羅娜原本打算回老家韶關看望女兒,羅娜跟著丈夫調到廣州兩年了,7歲的女兒放在父母家中上小學,夫妻倆平均每兩個月回去看望女兒一次。“在廣州工作,收入高一些,但壓力大很多,花銷也大,我倆一時半會兒還買不了房子,接女兒過來讀書,一是聯(lián)系不上好學校,二是沒工夫照料她。這兩天奶奶打電話說女兒出水痘,發(fā)燒,我工作又走不開,急得幾天都吃不下飯了!”
工程師姚偉在廣州奮斗了五年,半年前終于將妻子和兒子從山東老家接了過來,他說:“五年來,雖然單位在廣州,我卻時常出差,有時候一出差就是半年,根本沒時間回去看孩子,最長那次一年半才見一次兒子,剛三歲的小家伙一見我就狂哭,根本不認我這個爸爸。”
其實,隨著經(jīng)濟生活的活躍,城市人口的流動性的不斷增加,給社會服務提出了新的空間和要求。據(jù)了解,現(xiàn)在在廣州的一些幼兒園和小學周邊出現(xiàn)了小孩托管方面的服務,在孩子放學和父母下班之間的時間空當里,可以看管孩子,帶領做作業(yè)、玩游戲,有的還能提供晚餐。如果城市里類似服務不斷增多,無疑就為辛苦打拼的白領父母提供了把孩子留在身邊的可能。在撫養(yǎng)孩子走出傳統(tǒng)的家庭模式,更多關乎社會服務體系的今天,類似的托管服務或許會形成新的產(chǎn)業(yè)。
現(xiàn)實壓力
還是逃避責任?
記者針對“遠程撫養(yǎng)”的問題,在網(wǎng)上進行了小型調查,跟帖的近30位媽媽幾乎都經(jīng)歷過或是正在經(jīng)歷這種無奈的現(xiàn)實,其中一位雙胞胎媽媽說:“我都很想自己帶他們,但是沒辦法,兩個小朋友每月的奶粉跟紙尿褲就已經(jīng)是不少的開支了,再加上出生時因早產(chǎn)留院用了好幾萬,我們是外地來的,買房子沒多久,如果我做全職媽媽的話,老公的壓力肯定非常大。”
7月,高強夫婦興高采烈把5歲的兒子從東北老家接來廣州度暑假,本來打算一直玩到9月開學再送回去,不想待了不到一個月,高強夫婦就商量著要將兒子先送回去。經(jīng)理人高強的理由是工作實在太忙,公司立刻就要開辟國際業(yè)務,自己可能是在考察人員的名單中,根本沒時間陪兒子。“他忙,所以一點兒顧不上孩子,可是我還忙呢,我也有工作有應酬。兒子從小就丟給他爺爺奶奶帶的,不在我們身邊吧,特別想他,休假就回老家看他,可是孩子過來一起生活卻是兩碼事,生活節(jié)奏全部打亂了,兒子來了之后,不僅上班時惦記著他,下班后時間全歸他了,連健身和facial都沒時間做了,同事說我迅速邁入黃臉婆行列了。”外企工作的高強太太是位時尚女士,由于平常不用照看小孩,自己保養(yǎng)得極好。
廣州粵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所長陳冀京認為,社會流動性加大、人們工作的不確定性以及巨大的社會和工作壓力是導致遠程撫養(yǎng)孩子的重要原因,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初為人父母的年輕白領們,許多人原本就缺乏做父母的準備。因為生活充斥壓力,對人生充滿懷疑,許多白領選擇不結婚,而已經(jīng)結婚生子的年輕白領們,許多對自己作為父母的角色的定位都沒找準,充滿了被動和疑惑,顯得無所適從。面對事業(yè)的壓力,被房子、車子、票子追得昏天黑地,現(xiàn)在不管愿不愿意,孩子的出生更增添了壓力。此時,面對這個燒錢、燒時間、燒人力的寶貝,扮演不好父母角色又感覺內疚,而扮演好角色又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做出很大程度自我犧牲,巨大的矛盾橫亙在他們心中,許多女性怕為孩子和家庭所累,甚至會患上“少婦憂慮癥”。
如果沒有條件把父母接到身邊幫忙,把孩子送走就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它很大程度上使年輕父母暫時解脫困境,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而老人大多對自己的孫子孫女疼愛有加,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能給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晚年生活增加更多的樂趣,老人帶孩子有一定的經(jīng)驗,往往也比年輕父母更有耐心。
孩子回歸家庭之后
畢竟“遠程撫養(yǎng)”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對孩子教育更加重視的年輕白領,一旦條件成熟,他們會選擇徹底將小孩接來自己的身邊,讓孩子回歸家庭。
在分析“遠程撫養(yǎng)”存在的諸多問題時,心理咨詢師尚冬梅談道: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父母的存在和關愛有著不同的作用,嬰幼兒階段,需要從父母身上獲取安全感,建立依附關系;童年時,需要以父母作為模仿對象,幫助建立正確的人際關系態(tài)度;青少年時,則需要父母幫助對抗發(fā)生的問題,及時化解成長中出現(xiàn)的煩惱。長期離開父母的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會下降,逆反情緒也相對嚴重。如果父母不能經(jīng)常和孩子在一起,就算物質上極大豐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卻感到十分饑餓,時間長了,就會以逆反和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英國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均上班,將孩子寄養(yǎng)在保姆家,親子之間的關系如何并不在于相聚時間的長短,而在于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是否很敏感,能夠依孩子的反應而察覺他的需要。如果親子間互相有強烈的感覺,便會產(chǎn)生親密的連接。因此專家提醒,如果不得已進行遠距離撫養(yǎng),應該定期通電話,與孩子互相交流,在電話中對孩子噓寒問暖;彼此互寄照片,隨時讓孩子看到父母新的照片,并知道父母的點滴近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同時也教孩子一些放松的技巧。其次,言出必踐十分重要,分離的情況下,父母作出的承諾尤其被孩子重視,因此,只要許諾就一定要做到,消除孩子的戒心,增加他的安全感。再次,不要出于對孩子的歉疚心理而對其過分遷就。
盡管如此,父母還是要盡可能把握一切機會把孩子接回家來。一般說來,幼兒絕對可以接納離開多年的爸爸媽媽,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如果有心去彌補,以愛的方式,多花些時間和耐性去溝通,則孩子很自然地就能夠接受,父母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如果是接孩子過來上學,則需要提前一兩個月接來,既是與父母互相適應,也是和環(huán)境互相適應。
孩子回歸之初,父母需盡量花時間陪伴孩子,增進感情,引導孩子適應環(huán)境,盡量先結交鄰居或者朋友的孩子作為新朋友,孩子才有信心去適應新學校的環(huán)境;對孩子在家鄉(xiāng)形成的種種生活習慣,不要急于去批評或者強迫他改正,慢慢引導形成新習慣即可;交流語言上,要避免高高在上,盡量以鼓勵為主,千萬不要輕易指責孩子。在孩子回歸家庭之初,父母不辭辛勞多加付出是為了長遠的親子關系,溝通得好才能融入得好,一個適應良好的轉學生反而可能擁有別的孩子不具備的交際能力。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fā)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lián)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lián)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交友同時竟然推銷產(chǎn)品 白領交友漸生“疲勞”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 驗證碼: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