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河北皮革業出口量銳減背后的原因
今年以來,河北皮革業受俄羅斯市場不規范運作的沖擊和環保、出口退稅等新政策的影響嚴重,包括皮革、皮革裘皮服裝、皮革裘皮半成品在內的皮革業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出現了近年來的最低點,皮革服裝、裘皮服裝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據辛集、無極、留史、大營、尚村等地政府部門和皮革業戶反映,今年上半年,各地皮革、毛皮類產品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明顯下降,同比下降30%~45%。這種狀況讓政府部門和企業都深感措手不及,以至于出現了“政府著急,商家痛惜”的局面,但人們更多的是在探討出現這種狀況的客觀原因,對于如何以積極的心態來應對及如何尋找出路大多深感迷茫。如何攜手跨過這道坎,已經成為擺在政府部門和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
原因分析
一、“優惠政策”不再優惠讓河北皮革業措手不及
自2006年1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對出口企業實行了“出口退稅單證備案制”,讓河北皮革及皮革裘皮服裝出口企業受到很大影響。在河北省內的辛集、無極、留史、大營、尚村等地,絕大部分皮革和服裝企業的產品都出口俄羅斯市場,并且幾乎全部采取“包機包稅灰色清關”的貿易方式出口,特殊的貿易方式使得出口企業無法獲得所要求的規范性單證。企業的出口貨物無法進行“出口退稅申報”,而大多數企業為了增加產銷量和競爭能力,已將出口退稅額納入利潤,將產品售價定得較低,企業不能獲得出口退稅款,出口的積極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由于上述原因,部分企業被動采取了很多措施規避風險,有的企業到出口退稅單證要求不嚴的其它省、市注冊公司申報出口;有的企業采取到邊貿口岸和市場直銷、實行國內交貨等方式減少貨物直接出口;有的企業對已出口的貨物不核銷、不申報。這些都直接導致了當地出口創匯額的減少和外流。特別是今年國家加強了對出口退稅企業的管理,加大了違法違規退稅案件的查處,河北省內一部分“問題企業”受到關注,存在問題較多的企業紛紛被查封和關停。
二、“灰色清關”貿易方式隱患多
河北皮革類商品出口俄羅斯市場的渠道大都是半公開化狀態,采取包稅、包費貿易方式,運輸以包機為主,火車為輔。此種貿易方式,雖在中俄雙方高層會晤中提及,但未形成法律性文件。因此,未得到俄方海關以及有關權力部門的完全認可。近幾年的出口貿易交往中,飛機停飛、扣貨、封庫、封店等問題時有發生,使河北皮革裘皮出口企業多次遭遇俄方有關部門的“嚴厲”查處,個別企業損失慘重。另外,由于種種原因的制約,中俄之間的包機直航受到俄方海關、商檢等執法部門的高度關注,皮革及服裝的運輸多數采用“第三國”轉運,高額的運費不僅造成出口成本增加,還拖延了交貨時間,容易貽誤商機。據說,空運俄羅斯的運費已經由每公斤7美元~8美元上漲到9美元~10美元,貨物運輸時間也由原來的7天~10天拖延到現在的15天~20天。費用的上漲是有限的,但商機的喪失所造成的損失卻是無法估量的。
三、“貼牌加工”被部分企業作為追求穩定利潤的有效辦法
近年來,歐美等國家的皮革、裘皮等服裝風格變化很快,相當一部分企業由于在開發能力上不足,趕不上市場變化的節奏,只好跟在別人后邊跑,沒完沒了地跟風。再者,多數企業對歐美等國家出口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部分企業為了生存,只能靠貼牌加工,幫助日、韓品牌企業做歐美市場的訂單,且數量很少,占領的也只是部分低端市場。這也是河北皮革、皮草類產品出口量銳減的直接原因。有專家認為,貼牌生產企業長期從事貼牌服裝加工,不可避免地產生依賴性與懶惰性。更重要的是貼牌生產只是按照品牌商的要求生產服裝,不能真正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變化,無法實現品牌自主。目前,國內越來越多從事貼牌生產的服裝企業意識到了發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經營模式。目前,中國服裝業已進入大力發展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時代,走品牌之路,推進中國名牌戰略才是中國服裝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幾點建議
一、走出“貼牌生產”和“低端競爭”的誤區。
我們不是做不好,而是沒做好。如果我們的產品質量達不到國外企業的標準,他們是不會輕易把訂單交給你的。這也就是說,我們不但能做好,而且還可以和國外的名牌企業一爭高下。但不少有實力的企業為了避免大的閃失,往往選擇可以賺取固定利潤的貼牌加工,而不是放眼未來潛心培育自己的品牌。現代化企業的競爭已經從資本、產品的競爭上升到知名品牌的競爭,只有打造出知名品牌,提高品牌含金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地方政府和協會組織應該加強協調,讓更多的企業走強強聯合之路,將人力、物力、財力、技術集中,全面提高質量。根據自己的產品情況,研制定型產品,注冊一個或幾個商標,選出精品在國際國內皮革展銷會上參展,同時大造輿論,加大宣傳力度,突出發展企業文化,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用有形資產創造無形資產,同時利用無形資產使企業產品增值,以獲取高額利潤。
二、讓產品適銷對路。
產品的銷路永遠是商家最關注的環節。無論做什么行業,只有及時掌握科技、政策、市場、勞務等各類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生產經營,讓產品適銷對路,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生產企業在俄羅斯皮革市場淡季到來時,大都停產或減產,但仍有部分企業產品依舊銷售很好。其中原因就是市場調研做得好,產品適銷對路。相關企業要注重市場變化趨勢和商品的更新換代,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財力,認真研究考察俄羅斯消費者對不同商品的喜好,鞏固俄羅斯市場。目前,河北皮革商品出口以中低檔居多,利潤空間很小,而土耳其等國在俄羅斯市場卻以中高檔產品為主,利潤空間較大。建議有條件的企業應在提高產品檔次上下功夫。
三、開拓新的國際國內市場。
眾所周知,河北皮革企業幾乎不約而同地選擇處在經濟復蘇期的俄羅斯作為外貿合作伙伴。有人說,正是俄羅斯市場的不規范運作才讓我們的企業產生了無比的興趣,其實,這是國人經營市場的聰明之處和習慣投機的心理使然。很多老板在嘗試開發俄羅斯市場的時候,看重的只是那里的利潤空間,而對發生意外損失的可能則顧及很少。對俄的皮革產品出口不是一種規范的貿易方式,風險損失隨時都會發生,市場變化也常常令人意想不到。據不少商家反映,2005年皮革市場淡季來的明顯早了點,較往年相比大致提前了一個月左右,這不僅僅是一個銷售時間縮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眾商家一年的生產和銷售計劃從此被打破。這對許多缺乏經驗和實力的小企業來說,直接結果就是造成大批貨物積壓,受到致命打擊。因此,河北皮革業的健康發展亟需開拓新的國際國內市場,打破“外貿依靠單一俄羅斯市場,內貿基本放棄”的格局。在鞏固俄羅斯市場的同時,必須千方百計地開拓歐美等新的國際市場。在這方面,部分企業已經走在前面,如已有企業在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設立了辦事處,做了一些建立銷售網絡的基礎性工作。有的嘗試著與韓國客商合作,共同開辟歐美市場,聘請國外代理,拓展銷售渠道等。同時,大力開發適合國內市場的款型,耐心培育國內市場的新“人氣”,打破只走外貿不做內銷的“單腿跳”怪圈。
四、創造好的發展環境。
皮革業是河北省出口行業的主要行業,從業人員很多,承載的社會責任也是巨大的。政府的相關部門需要切實轉變職能,搞好服務。首先需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退稅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就目前而言,出口利潤很低,退稅是進出口企業盈虧的關鍵籌碼。只有減輕企業負擔,才能使其生存、發展。其次,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五、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企業的競爭、市場的競爭,關鍵是人才、技術、管理的競爭,而高級管理人才則是企業的靈魂。
管理是生產力中最重要的軟件,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現代企業管理對管理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有專業的深度,還要有對社會、經濟等學科的廣度,所以,應徹底改變傳統所有者即經營者和管理者的陳舊觀念,摒棄小家意識和“情感經濟”的桎梏,樹立知識經濟、能人經濟、專家管理的新觀念。一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管理人才,打破地域、所有權界限,將社會上有真才實學的管理人員推向高級管理崗位,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現管理與資本的最佳組合。二是對現有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選拔苗子到大集團、大企業學習鍛煉或送到大專院校深造等形式提高現有企業領導班子的管理水平,以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管理的需要。三是由有關部門牽頭,組織社會上有管理專長的專門班子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 上一篇:仿真皮革市場未受出口退稅影響 嶄露頭角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