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企業虧損百萬 帶員工集體上街擦鞋還債
昨上午11時,北碚泉外樓賓館外緊鄰步行街的人行道上。幾個擦鞋攤位一字兒排開,行頭一樣不少。奇怪的是,為首一男子身邊擺放著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及自制招牌。
擦鞋也要稅務登記證?當然不是,男子叫馮叢勝,涪陵人,我市某生物科技公司璧山縣分公司負責人。
馮叢勝稱,他組建的分公司除了代銷總公司生物飼料等產品外,還于今年年初在璧山縣河邊鎮、大興鎮等地種植了上千畝青蒿。然而,分公司不僅虧損上百萬元,還欠下27名員工及部分農民20余萬元工錢。于是,從昨天起,他帶領員工上街擦鞋掙錢還債,“我準備從北碚出發,擦遍重慶城區。”
部分員工因放不下面子,沒來;馮叢勝一行7人上午8時來到北碚街頭,又有3人臨時退出。
記者所在的1小時內,圍觀者眾,擦鞋者少。馮叢勝也不急著招攬顧客,只是反復解釋著擦鞋原因,而手下員工從不主動開腔。
終于,在一陣慫恿下,4位市民坐上靠椅。除馮叢勝免費為一老人擦鞋外,其余3名女員工均收下一元錢,揣進自己兜里。到中午,4人合計擦鞋十余雙。
路人如何看待馮叢勝等人的行為?擦了鞋的婦女鐘鈺蘭說,作為一名曾經的下崗工人,她不僅同情馮的遭遇,更被他們的自強自救和實干的精神所感動。鐘女士的話得到了部分市民贊同。有人說,反正都是付錢擦鞋,更愿意幫助遭遇不幸的人。還有人與馮叢勝互留電話,表示鼓勵和希望以后有機會合作。
“那些女員工平時常來這擦皮鞋,他們是在作秀騙同情!”采訪中,周圍保安、攤販稱,除沒見過馮叢勝外,另3名女員工就住在北碚,每周都有兩三天要來這里擦鞋,她們什么時候去璧山打工的?
什么原因?在記者追問下,一自稱叫陳英的女員工說,她是四川廣安人,與另兩女工租住北碚。今年6月,她們進入馮叢勝的分公司,負責種植、收割青蒿及代銷飼料。孰料遭遇干旱,她們無事可做,便常在北碚擦鞋。因未脫離公司,馮一直欠著她們的工錢。
陳英稱,馮叢勝提議通過“擦鞋”,一方面振作企業員工士氣,一方面盡可能掙錢還債,不過,她們的擦鞋收入歸各自所有。她同時稱,老板從未告知她們將“擦遍重慶”。
“自己擦鞋也可掙錢,為何還要跟著老板?”陳英稱,因為馮叢勝承諾要把此前5個月的工錢補齊,所以跟著,收齊錢后再作打算。
記者隨后與總公司聯系,一負責人稱,馮確系其分公司負責人,但總公司對此舉全不知情,對方系個人行為。
新聞面對面
擦鞋杯水車薪希望有人資助
究竟是為振作而實干,還是作秀博取同情?記者與馮叢勝有過以下對話。
記:怎樣看待市民議論你“作秀騙同情”?
馮:我的證照齊全、真實,我只是想方設法地掙錢還債。我這樣臥薪嘗膽確實是想振作公司士氣,至于別人怎么說,我管不了;擦皮鞋也是憑勞動掙錢,不是騙。
記:總公司領導和分公司下屬都不知情,你的“擦鞋計劃”怎么看都像一陣風。
馮:我確實沒告知總公司,因為出來擦鞋的全是我分公司的人……我把北碚作為擦鞋第一站,主要是因為手下的人對這里熟悉。忙完這一站,我再給他們講,他們去不去,他們自己決定。總之,哪怕只剩我一個人,我也要堅持。
記:你要擦好久的鞋,才能還清債務?
馮:我知道擦鞋掙錢是杯水車薪,所以我準備走遍重慶城,也是期望用行動感動好心人,希望他們能同情我們、關懷我們,資助我們渡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