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洽會指路 中國企業親近歐洲
為期兩天、首次在亞洲非首都城市舉辦的歐洽會——2006中國——歐盟投資貿易合作洽談會2006年11月10日在成都落下帷幕。
記者獲悉,2006中歐洽談會創造了四項紀錄:歐洽會1997年進入亞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歐洽會進入亞洲以來首次在非首都城市舉辦;中歐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經貿洽談會;是歐盟25個成員國首次均有企業參加的一次盛會。中國最終參會企業達478家,歐盟25國最終參會企業達384家,862家中歐企業完成一對一商務洽談4844場。中歐雙方參會總人數達2059人。
為更好地服務于2006中歐洽談會參會企業,推動在此次歐洽會上“相親”的中歐企業建立更多長遠合作,中國歐盟項目中心也宣布成立并落戶成都。
中歐經貿 互贏是主流
在中歐雙邊經貿關系中,歐洲是開放的,中國也應該同樣開放。
歐盟委員會市場準入與出口貿易司司長皮埃爾·阿米哈特說,即將于明年4月起施行的歐盟新貿易準入規則,重點在于謀求同樣的開放市場,其重要目的是,支持歐洲企業進入歐盟以外的市場。
現在中歐之間確實有一些貿易摩擦,但這并不是主流。各國經銷商、消費者、運輸部門都應該學會用全球觀點來重新審視這些問題。
皮埃爾說,我想提醒中國中小企業的是,歐洲是全球最大的一體化消費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而詳細的市場規則、標準和認證體系,這方面需要中國中小企業更努力地去適應。我發現中國中小企業開拓歐盟市場的積極性相當高,我們的在線服務平臺形成后,共接到了來自亞洲25個國家的咨詢,而點擊最多的正是中國的中小企業。對于歐盟來講,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自己單獨的貿易政策,也沒有一個國家能代表或決定歐盟的政策。但是我承認,新入盟的國家能影響歐盟的貿易政策。
長期致力于歐盟經濟研究的四川大學教授韓世隆認為,歐盟擴大給中國帶來的不僅是同質競爭和挑戰,更有機遇。
找到打開歐洲市場捷徑
參加此次歐洽會的大多數中國企業更是喜上眉梢,大會讓他們找到了一條打開歐洲市場的捷徑。成都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紅印向記者透露,該公司已與斯洛文尼亞的一家航空公司達成了意向性合作協議:對方計劃5年內開辟一條從東歐飛中國的航線,而成都國旅也希望與之合辦空姐培訓班,雙方兩天內談了三四次,對方已到成都國旅參觀考察。
中國旅游規劃設計院總經理張亮也樂不可支:“這兩天找我們預約的企業有42家,也是所有參會企業中預約最多的。我們一場接一場地談,幾乎沒停過,洽談效果非常好!彼硎荆▏、西班牙的多家企業已經有強烈的合作意向,對方回國后會寄資料和他們繼續溝通。
攀枝花市白云鑄造有限責任公司在洽談中斬獲頗豐:五六家來自意大利、芬蘭、英國的企業表達了良好的合作意向。公司副總經理劉東遠認為這在其意料之中:“前期通過組委會的網站我們相互就有所了解,還互發郵件交流了意見,使洽談很從容!
據了解,歐洽會還使用了國際先進的企業配對軟件、數據庫軟件,按照雙方合作意向,為參會企業進行最優配對,每家參會企業事前都得到了會期詳細的洽談日程表。
不少參會企業家表示,這種跟歐洲貿易官員和企業近距離接觸的機會非常難得,高效獲取了很多歐盟的貿易政策信息。在歐洽會上,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就在多個場合闡述了歐盟的對華貿易新政。而在現場散發的“歐盟——中國貿易和投資”紅皮書,則讓參會中方企業家認識到,在歐盟對華貿易新政背景下,怎樣來駕馭企業。
成都一家從事IT業的企業外貿主管說,歐盟執行的一些反傾銷政策已經讓許多國內企業受到震動,而一些技術壁壘的設立也讓國內企業在進入歐盟市場方面遇到阻礙。比如說他們在南亞銷售得很好的設備,如果要銷售到歐盟,就必須執行“雙綠指令”認證,這迫使他們的成都工廠要完成很多改造,從而滿足從生產線到產品的無鉛化部署。
中歐經貿合作邁向新起點
近幾年來,中歐經貿關系發展迅速。2003年,中歐貿易額為1252.2億美元,首次突破千億美元;2004年,中歐雙邊貿易再創新高,達到1772.8億美元;2005年,雙邊貿易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達到2173億美元;今年1月至7月,雙邊貿易額為1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1.1%。
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第一大技術來源地和第四大外資來源地,目前歐盟在華企業已超過2.4萬家,實際投資達到500億美元。中國則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此外,中歐在科技、教育、財政金融及社會保障等各個領域的合作也富有成果,雙方還加強了在新型疾病防控、能源、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的交流與合作。互利共贏的經貿關系不僅給雙方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而且也成為中歐發展全面伙伴關系的堅實基礎。
事實上,現在歐洲人越來越重視發展同中國的經貿關系。今年以來,一場關于中國經濟崛起對歐盟影響的討論在歐盟范圍內熱烈展開,歐盟委員會破天荒地首次公開征集意見,鼓勵成員國政府、企業、商會、非政府組織以及個人積極參與討論,以便對歐盟對華經貿關系進行全面評估。
從這可以看出,在歐盟國家的對外經濟合作中,中國正在成為日益關鍵的角色。當然,在歐盟內部也存在著不和諧的所謂“中國威脅論”的聲音,歐盟地方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如歐盟委員會被迫提出對中國的紡織品、皮鞋等出口產品征收臨時性反傾銷稅的建議。但是,也有很多歐盟國家反對對中國產品征收特別的保護性關稅,因為這么做必將損害歐盟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許多有識之士認為,簡單地設立貿易壁壘不能解決問題,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歐盟國家應該及早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就認為,中歐經貿關系出現的利益沖突和問題都是發展過程中的暫時現象,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平等對話協商達到雙贏的目的。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