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聯升現代化圖謀啟示錄
一個以手工制作“千層底”布鞋的企業,伴隨著歷史的滄海桑田,走過了150余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這家老企業勇于創新,再次煥發青春。它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為更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振興或許能提供啟示——
在北京市大柵欄步行街中段,一棟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建筑,儼然一處旅游建筑勝景。若沒有郭沫若題寫的“內聯升”招牌提醒,很難讓人想象這就是中華老字號企業內聯升總店所在地。
憶往事歷經滄桑
內聯升創建于咸豐三年,即公元1853年,迄今已有153年歷史。相傳天津武清縣人趙廷早年在一家制鞋作坊學得一手制鞋技術,同時還掌握了相應的管理經驗。后來,他在京城一位達官貴人的資助下,在京城開了一家鞋店。在充分的考察后,趙廷專攻制作朝靴,打坐轎人的主意。由于他制靴技藝高超,制作的朝靴得到了皇親國戚、文武百官的喜歡,自此生意紅紅火火。鞋店取名“內聯升”——“內”是指大內即宮廷,“聯升”示意顧客穿上此店制作的鞋可以在朝廷官運亨通,連升三級。
作為歷史鑒證者,內聯升同其他老字號企業一樣,歷經過八國聯軍洗劫,遭遇過袁世凱民國時期的燒殺擄掠,到了解放后,也經歷過公私合營、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老字號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伴隨時代變革的活生生的歷史畫卷。
內聯升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程來祥1972年就來到內聯升,從普通工人到業務主管,再到分管廠長,歷經30余年磨煉,最終成長為這家中華老字號企業的掌門人。
“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為工農兵服務,全是根據國家指令生產,企業沒有效益可言。”程來祥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采訪時告訴記者。當國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企業面臨體制、機制的不適應、觀念落后、包袱沉重等困難,企業一朝被推向市場,不諳市場經濟規律,猶如不識水性的人被推進海里,只有瞎撲騰干著急的份。“那時是最困難的時期,我們的口號就是保證職工‘兩吃’,即吃飯、吃藥。”
創新成就現代化
伴隨著向市場經濟轉軌,消費者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單純的手工千層底布鞋難以適應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在做好傳統布鞋的基礎上,企業開始生產一些休閑皮鞋和時尚布鞋,向產品多元化拓展。
舊體制弊病隨著市場的發展與日凸顯。在飽嘗磨難后,內聯升的干部職工認識到,企業要發展必須要與時俱進、要改革。與時俱進說起來容易,其豐富內涵包括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的方方面面,做起來實在是難。從歷經了十幾年摸索,2000年開始,內聯升著手股份制改造,職工入股,人人都是股東,大大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
老字號發展要做好傳承和創新。內聯升得益于有一個識時務的決策層。他們在繼承老字號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導入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管理企業。比如,生產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嚴格按標準化生產。再者,生產經營完全實施信息化管理。
科學的決策機制,新的管理體制賦予企業新的生命力。“從2000年起至今,每年內聯升都上一個臺階。2005年,公司銷售額達到3000余萬元,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實現了快速提升。
程來祥告訴記者。伴隨著企業效益的提升,內聯升連鎖店不斷增多,目前北京除總店外,另外開設5家分店,北京以外的省市開店10家。
以程來祥為核心的內聯升領導層似乎還不滿足于企業現在取得的成績。“我們今后仍然要不斷引導職工更新觀念,要加強企業干部職工的學習,把企業培育成一個學習型、知識型的企業。除在產品上保持特色外,還要不斷延伸品牌產品。”程來祥表示,內聯升今后發展不求快,只求穩步推進。目前著眼拓展國內市場,不排除將來圖謀國際市場。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沈陽東陵鞋業集群日漸壯大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