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皮鞋業面對來自周邊產地的競爭壓力
奧康集團國際貿易負責人吳春悅認為,受沖擊最大的將是一些中小鞋企,因為他們議價能力較弱。吳告訴記者,如何分擔16.5%的反傾銷關稅,將是本屆廣交會上歐盟客商與國內鞋企價格博弈的關鍵,談不攏,訂單就可能流失掉。
據了解,歐盟反傾銷稅是向進口商征收的,但造成的后果是,為了減少成本,進口商要么壓低中國商品價格,要么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
“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我國制鞋業出口價格下調的空間非常有限。”作為“歐盟對中國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發起人的吳振昌,對訂單流失也表示擔憂。他說:“目前,國內皮鞋的制造成本已與泰國持平,高于印尼、越南等周邊國家。”
事實上,危機已在悄然逼近。作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鞋業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浙江省集聚了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鞋業巨頭的OEM企業。但有業內人士透露,由于中歐貿易摩擦,這些鞋企已有意識地在越南、印尼、印度等國增加生產線,加大生產量,此舉在分散風險的同時,自然也搶走了國內企業的一部分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