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考、二聘、三代理、四保險” 實現單位人向社會人的根本轉變
事業單位以全員聘用制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如何進一步深化?安徽省合肥市嘗試著改變那種合同年年簽,人員缺乏新陳代謝,“出口”不暢,社會保障不健全的狀況,真正解決事業單位職工由“單位人”向“社會人”的身份轉化問題。
市人事局聯手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步伐的要求,廣泛調研,積極探索,創新思維,加快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探索“一考、二聘、三代理、四保險”的經驗值得借鑒推廣。
今年4月7日,合肥市委常委會聽取了市人事局關于“事業單位改革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意見的匯報”,明確要求“大力推進全員聘用制、公開招聘制度和人事代理制度”,“下決心解決人員出口這個核心問題,盡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全額事業單位員工在內的統一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這一要求得到了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各部門積極協調溝通,思想高度統一,步調一致,配合默契,態度堅決,全力推行“一考、二聘、三代理、四保險”的新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一考:新進人員堅持“凡進必考”,建立選人用人新機制
近年來,隨著公務員制度的深入實施和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人員競爭的壓力逐漸向事業單位轉移,事業單位成為進人的焦點。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2002年,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聯合下發了《合肥市財政撥款事業單位補充人員考試考核實施意見》、《合肥市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制試行意見》兩個文件,明確提出“新進人員凡進必考”和“人員管理聘用制”。為進一步把握政策、規范程序,人事局又先后出臺了《合肥市事業單位補充人員招聘面試工作的實施意見》、《合肥市事業單位補充人員體檢標準》等文件,對公開招聘的面試、體檢等工作都做出了詳細的規范要求。
以今年為例,根據合肥市教育系統每年正常退休、調出等減員及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情況需要,保證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合肥一中、合肥經濟管理學校等33個市屬中小學及中專學校共設置了268個專業技術崗位招聘人才,F場報名響應者眾多,總報名人數達4422人,競爭報考比例平均達到18.3:1,最高比例達到54:1。4422人均參加了筆試,829人參加面試,最終實際聘用242人。
二聘:實行“崗位聘用”,實現“單位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真正實現“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有效管理,需要實施綜合配套改革,逐漸淡化“入編”意識,根據社會事業發展需要,實行科學合理的財政預算、劃撥制度,哪項事業需要多少資金,確定總量供給。新進人員不與編制掛鉤,編制作為總數控制,不具體落實到人頭,由招聘單位與聘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其待遇與崗位待遇掛鉤,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由國家用人向單位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為此市政府于2006年5月25日印發了《轉發市人事局關于在全市事業單位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在事業單位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聘用制”。
在掌握好“總編制只減不增”的大前提下,今年以來招考的教師采用“在崗不入編”的管理模式,一律實行“聘用合同制”,由各學校與其本人按照人才的不同層次簽訂1-3年的聘用合同,合肥市人事仲裁委員會對合同給予鑒證,促使新進人員真正實現“單位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三代理:推行人事代理制,促進人事管理與人才使用分離
新進人員人事關系實行人事代理,人事檔案轉入人才服務機構統一管理,由行政化的封閉管理向功能化的開放管理轉變,割斷傳統意義上職工以人事檔案為核心的對單位全面依附關系,促進人事關系管理與人才使用相分離,使人事管理工作從傳統事務性管理向人才資源開發和有效利用轉變。
按照此指導思想,今年新進的242名教師人事檔案全部轉入合肥市教育人才分市場統一管理,實行人事代理制。人事代理制度的實施,從人才個人來說,割斷了以人事檔案為核心的對單位的依附關系,保證人才有充分擇業的自由,又增加了他們工作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從用人單位來說,把社會大生產和專業化協作原則運用于人事管理,減少了各級學校投入人事管理的精力,促進了教育系統事業單位資源的優化配置。
四保險:完善保障機制,暢通人員“出口”
建立完善養老、醫療保險等一系列相關配套政策與措施,使落聘人員進入社會后能有較好保障,這是制約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進程的“瓶頸”,也是解決“出路問題”的根本方法,隨著改革的深入,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必然性和緊迫性。只有建立起統一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解決人員流動的“后顧之憂”,才能真正把“單位人”變成“社會人”,保證出口暢通,讓進口與出口良性循環起來,事業單位才能保持長久的活力,才能逐步實現人才資源的社會化配置。
2006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相關部門的配合支持下,合肥市在已經初步建立起來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決定從2007年1月1日起全額事業單位也將全面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為今后事業單位分流人員的養老、醫療等各項社會保障手續的接續創造條件。從今年開始,今后教育系統新進人員也將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全部由用人單位為其辦理各種社會保險。
·點評·
“一考、二聘、三代理、四保險”的措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其他各部門的充分肯定,同時也受到了廣大考生和求職者及各用人單位的熱烈歡迎和擁護。兄弟省市人事編制部門的同行認為,合肥市從教育系統事業單位入手,實施這四項措施,在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上,實現了“入口”從隨機性到制度化、人才評價從主觀性向客觀性、人才配置從計劃調節到市場導向、單位員工從“單位人”向“社會人”、人員“出口”從封閉性到暢通性的五個轉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聘用制”,鞏固了事業單位改革成果,加強了全市“大環境”建設,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影響深遠。
- 上一篇:天津市舉辦畢業生公益招聘會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