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變陣
制鞋行業幾千年來,設計思路一直拘泥于美觀和舒適上,設計師們挖空心思在材質上、款式上下工夫,無論豬皮換成鱷魚皮,還是運動鞋細分出網球鞋。從本質上來看,鞋子幾千年來其實都裹足不前,充其量只是發生微小的變革。
能量鞋的出現,設計上以“功能化”入手,在利潤日漸微薄、競爭日趨激烈的鞋業市場,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在哈爾濱擁有8家皮鞋專賣店的張大偉興奮地說,“能量鞋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消費者的強烈需求,豐厚的利潤,讓人激動!”
中國營銷行業的傳奇人物、蜥蜴團隊領軍人物長官何坊表示,人人都要穿鞋,賦予鞋健康功能,市場前景將非常廣闊。反正都要穿鞋,為什么不穿雙能保健全身器官、健康養生的鞋呢?
鞋企突圍:自主創新何處尋
受到傾銷制裁的影響,國內鞋企的出口普遍受到影響,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溫州市鞋革協會浙江的真皮面鞋、膠鞋的生產為全國首位,占全國的32.9%,其中溫州又占了78.12%。而溫州出口歐盟市場占了出口量的1/3,而從4月7日至今,面鞋出口量已明顯下降了20%。目前,溫州市鞋革協會正與廣東、福建兩地鞋業行業協會進行密切磋商,將發表聯合聲明,準備再次進行集體抗訴。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還在與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鞋業協會進行溝通,尋求得到他們的支持。一直反對征收反傾銷關稅的歐盟當地經銷商也將成為中國鞋企反對歐盟裁決“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
奧康集團行政總監周威說,他們上月在歐洲當地聘請了律師,為的就是和歐盟的反傾銷過招,“光律師費就已經花去了200萬元,這個官司是一定要打下去的。”紅蜻蜓、康奈、東藝等溫州鞋企的負責人也都表示“不會放棄應訴”。
此前已經有企業表示擔憂,即使制裁時間縮短到兩年,但更多的企業撐不了這么長的時間。因為大多數歐洲經銷商都不會承擔接近17%的高額關稅,使得原本在中國尋求生產的訂單將大量轉移到其他地區,在過去一年的情況來看,已經有近四成的訂單在轉移,而估計未來兩年中至少有超過七成的涉案產品訂單會被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國家。而廣州臺商吳振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兩年的時間足以使歐洲經銷商培養起新的供貨基地,中國制鞋的原有優勢將被取代。”
而正在廣州進行的10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有鞋企表示,反傾銷的大棒一直壓得企業透不過氣,一些出口量大的企業已經在考慮在境外設廠,并且轉移出口方向,部分企業轉作內銷。今年交易會企業普遍提高了產品單價,成本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利潤趨薄,一批抗風險能力小的企業將首先關閉。而在這次交易會上,一家國內的經銷商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找到更多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這類產品即使價格會高于同類產品,并且市場推廣的投入將增加,但是他們認為市場對這類產品的接受程度將隨著進一步的推廣而打開,從而帶動銷路。
調整出口方向治標不治本
對以出口市場為主的珠三角制鞋業來說,這次歐盟對皮鞋的裁決無疑是一件要命的事,而所涉及企業中又以臺企占據了重要比例。所以在第一時間,臺資企業創信作出反應,專門聘請了專業律師,并迅速整理和遞交了應訴材料。對于反傾銷案件,吳振昌表現樂觀,他認為即使在一定范圍內提高關稅,對于較大規模、市場多元化的大企業來說,仍會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目前,創信有8%的產品出口到歐盟。
不過,調整出口方向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晉江一家皮鞋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繼歐盟對中國紡織品重新設限后,鞋子成為歐盟的下一個目標,今年6月30日歐盟對中國勞保鞋發起反傾銷調查,隨即又在7月7日宣布對中國部分皮面皮鞋進行反傾銷。下一個肯定就輪到運動鞋了,所以制鞋企業必須更加積極聯盟起來,改變過去無作為的觀望做法。
部分鞋企負責人表示,反傾銷稅是向進口商征收的,盡管生產企業暫時不必支付這筆費用,但進口商可能會選擇不在中國訂貨,以降低成本。稅率的提高對中小企業影響最大,尤其是對歐美的小品牌進口商影響更大。國外零售商會提高鞋的價格,這肯定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反過來也給生產企業帶來壓力,直接影響到訂單問題。
廣州蜥蜴團隊首席運營官張護明表示,中國的鞋類企業要尋求突破,要把中國的鞋業制造從紅海的困局帶到藍海的開闊境地,還需要更多的眼界。就消費層面而言,制造企業比如鞋類企業,首先提供的是產品,而消費者在消費產品時有兩大選擇:首先是產品的功能;二是產品的品牌。所以,國內的企業要在產品功能上做文章,變相對優勢為絕對優勢。
圣福旅:像賣ipod那樣賣鞋子
天富的經營者認為借由產品差異化,在國內鞋業市場一片紅海的局面下,天富必將創出一片藍海。
張護明在談到科技營銷制勝,品牌后來居上成為行業領導品牌的典型個案,即是ipod音樂播放器的營銷。
因此,此時的鞋業經營銷售的策略應該著重放在以附加價值撐住產品價格,iPod的科技營銷經典案例可以作為一個典范。當今的商品生產者發現,核心產品的周邊,其利潤往往高于產品本身甚多。早在2001年128MB的MP3隨身聽當道時,ipod的早期消費者就愿意花上千元購買容量大上40倍的iPod。這些同類市場的高端用戶,成為iPod最早的使用者和宣傳者。很快,iPod形成的口碑,使得以往因高價而不愿購買的消費者早就摩拳擦掌。iPod的成功根基于扎實的產品設計與品牌力,其產品與價格策略完全依照科技營銷的學理在走,正是科技核心技術搶占前沿市場,從而樹立起品牌的典范。
不僅如此,Apple也借著推出第一款iPod之后,搶占了美國MP3的一半市場,最終咸魚翻身。ipod一開始的使用族群大半是蘋果電腦的狂熱愛用者,公司的建議售價高達399美元,屬于高價位產品,然而對于蘋果迷來說,卻非擁有一臺不可。而天富科技的總經理周強表示,一款能量鞋的材料成本價格高出傳統鞋數倍,加上終端渠道的成本,因此,一款能量鞋的市場零售價格最低不會低于1500元,個別款式特殊的鞋子甚至要高于這個價格。此時,為一雙功能單一的鞋子注入科學技術,使得其成為科技產品,而在營銷學里邊,科技產品的“品牌溢價”是最高的,換言之,產品售價減去成本的差價會最大,因為忠誠的擁護者最愿意為了品牌價值而多付錢。此外,這群在營銷學理上被稱為早期采用者的人,價格敏感度也較低。
對ipod而言,要繼續讓早期采用者掏錢,增大容量已非有效手段,必須延伸周邊產品。比如研發出運動專用手臂環、大型音箱、FM廣播器、專用錄音筆與數碼相機等,并由眾多廠商支持整個ipod品牌的發展。同樣的商業模式也將在天富科技公司身上發生,據天富科技研發中心總監邵輝介紹,隨著能量鞋的研發深入,不僅可以開發具有保溫保健功能鞋,甚至可以開發具有其他功能的智能鞋,該公司目前正致力于將這些研發進入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
雖然科技產品由于一開始生產規模小所以單位成本高,售價也當然降不下來。但是品牌力堅強的公司,可以找到一群愿意支付那個價格的人,定價甚至更高。由于渠道的同質化,有實力的經銷商也愿意選擇那些定價雖然高,但是品牌實力強的企業,假設你是iPod的產品負責人,在第一臺iPod上市獲得成功后,接下去你打算推出功能或者容量較少的品種(因而價格較低),還是繼續推出功能擴展但價格較高的品種?ipod選擇了后者。天富的經營者認為借由產品差異化,在國內鞋業市場一片紅海的局面下,天富必將創出一片藍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