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鞋業領軍候選人物:李傳法埃及創業記
“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雖然在埃及辦廠,但我愛祖國,更愛家鄉溫嶺。”在今年二月下旬召開的浙江省溫嶺市政協第十一屆第四次會議“政協委員創業論壇”上,傳奇人物、溫嶺市政協委員李傳法介紹的其傳奇人生,令在場的400多位政協委員贊嘆不止,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獨闖埃及一波三折2001年5月,李傳法從互聯網上了解到,埃及是非洲北部一個發展中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這里不僅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和潛力巨大的市場,還是進軍非洲及中東市場的天然跳板。埃及的政治、經濟、治安、地理位置等等很適合他去那里發展制鞋業。于是他馬上買了飛機票,轉道新加坡,直奔埃及首都開羅。
在飛機上,他無意中碰到幾個中國留學生,這為他以后的辦廠成功幫了大忙。一下飛機,留學生們就幫他介紹了一個埃及的中文翻譯。有了翻譯,李傳法就一頭扎進當地的大小鞋業市場,進行了為期5天的市場考察。5天后,李傳法毅然決定在埃及投資辦鞋廠,投下了經商以來最大一筆賭注。
辦鞋廠需要廠房,沒廠房怎么辦?租!李傳法花了10天時間,第一次在開羅“10月6日城”工業區找到了一處廠房,付了3萬美元定金,馬上忙碌起來:他叫國內的朋友趕到埃及辦理相關手續,自己則匆匆趕回國內買設備,并組織幾十名熟練技術人員,同時在溫嶺采購半成品的鞋幫、鞋底發往埃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埃及那邊的水電一通,馬上就可以開動機器生產了。可轉眼到了7月初,埃及那邊工業園區的廠房卻遲遲不能通水電。李傳法感覺情況不妙,馬上買了機票心急火燎地飛往埃及開羅。趕到開羅一了解,才知道坐落在工業區內的這家廠房不能出租,中方的員工不能辦綠卡。中方員工不能辦綠卡,就意味著無法辦廠。
眼看到了7月底,離賣鞋的黃金季節越來越近,李傳法顧不上催討3萬美元定金,第二次在工業區附近找到了能出租的兩層廠房,這里水電已通,只等樓下一家印刷廠9月1日合同期滿后搬遷。為了節省時間,李傳法開足馬力,抓緊裝修樓上的房間,安裝生產設備。
可意想不到的麻煩事又來了。到了9月1日,印刷廠的老板說,在沒有找到新房子前絕不搬出。因為埃及的法律有規定,房東無權趕租房者走。于是,李傳法第二次的3萬美元定金又打了水漂。
盡管兩次失敗,但李傳法并不氣餒,立即登報四處找新廠房,一個星期以后,終于在離開羅市中心最近的奧寶工業區租到了一塊1萬平方米的廠房,廠房盡管不很大,但交通方便。這時的李傳法只有一個念頭:先落腳,后發展。
10月1日,李傳法特意選擇中國國慶節這一令人難忘的節日開工生產,隆隆的機器聲在異國他鄉的開羅奧寶工業區響起。
文化差異再起風波吃一塹,長一智。“廠房風波”讓李傳法在埃及交了學費,長了不少見識;而接下來的兩國文化差異碰撞,更讓李傳法一生受用。
李傳法第一次在當地一共招了200多名工人,后來工人擴招到500多人,全由國內調去的中國技術員對他們進行培訓。但埃及工人進廠之初完全都是“技術盲”,中國師傅一邊上技術輔導課,一邊在實際操作中手把手地教他們。
在生產過程中,讓李傳法吃驚的是,埃及人的文化與中國人的文化差異很大。
埃及人一天要做七次禱告,每次禱告要15分鐘。其中最要命的是上午10點鐘一次,下午3點鐘一次。這兩次一做禱告,工廠就無法生產,所有電熱的設備都要關掉,一開一關就要浪費半個小時。李傳法對這兩次雷打不動的禱告產生了懷疑: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鐘,開車的不可能停車,開飛機的不可能停開飛機啊?他找來《古蘭經》進行研究,他讓翻譯翻出來,翻譯說:“《古蘭經》上是有這樣的規定,但有一條,在特殊的情況下,允許推遲做禱告的時間,可以在太陽落山前。”于是,他將《古蘭經》的經文復印出來,分發給每一位埃及工人,然后召開全體職工大會,耐心做思想工作,終于使200多名埃及工人接受了不在這兩個時間段做禱告的勸告。
“禱告風波”平息后,又讓李傳法感到意外的事發生了。在生產過程中,一名工人因嚴重違反公司規定,被李傳法開除了。這下可不得了了,因穆斯林統稱兄弟,工人說是將他們的兄弟開除了就是不行,講“兄弟義氣”的80多個工人竟然集體罷工,還要求付兩個月的工資。
這時的李傳法陷入到了兩難的選擇:如果不開除,企業就難發展;要是開除了,那一部分技術人員也要離開。為了企業的發展,李傳法橫了橫心,只能全部開除。后來,李傳法借助了當地警方的力量,才平息了“工資風波”。
打響“兄弟”放飛夢想從一進入埃及起,李傳法就給自己的產品起了一個友好的名字:“兄弟”(BROTHER)牌;給自己的企業也起了個好聽的名字:中國兄弟鞋業(埃及)股份有限公司。
李傳法很重視“兄弟”這塊品牌,視品牌為企業的生命。他要讓每一雙出廠的旅游鞋各個都是精品。他說:“我要讓所有的埃及人在買了第一雙兄弟鞋后,還會買第二雙、第三雙。因為沒有好的產品,就無法立足埃及市場。”
李傳法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剛辦廠那陣子,由于招來的埃及新工人技術不過關,出了一半的次品,但李傳法的心態卻很平衡,他覺得凡事得慢慢來,就把新工人放在生產線上培訓了3個月,生產的價值150萬美元的旅游鞋全部放在倉庫里。他說:“如果把那批不合格的產品賣出去,損失的絕不是150萬美元。”
如今,李傳法的“兄弟”牌旅游鞋在埃及市場知名度很高。短短幾年里,他的“兄弟”牌旅游鞋就占領了埃及50%的旅游鞋市場份額,平均每10個成年人就有一個穿著他生產的兄弟鞋。
誰都不敢相信,李傳法會在埃及創造出一個奇跡!2002年,李傳法的中國兄弟鞋業(埃及)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額不過100萬美金,第二年就躍升到了500萬美金,2004年又猛增到1500萬美金,賣出去的“兄弟”牌旅游鞋多達300多萬雙。2005年產品銷售高達2000萬美金。現在,幾乎所有的埃及人都知道“兄弟”這塊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