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推動浙江鞋革機器出口猛增
三大因素推動浙江鞋革機器出口猛增
近年來,在皮革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浙江省皮革加工機械行業迅速崛起,在對進口產品實行替代的同時,制革制鞋機器的出口量逐步擴大,成為浙江省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出口機電產品。
1998年,浙江省出口制革制鞋機器243臺,出口數量首次超過進口。至2005年,浙江省制革制鞋機器出口量已達8,722臺,是1998年出口量的35倍還多。2006年一季度,浙江省制革制鞋機器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出口數量1,825臺,價值300.2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2倍和7.6倍。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
二、國有企業是出口的主力軍。
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國有企業出口制革制鞋機器978臺,增長2.2倍;私營企業出口528臺,增長5.4倍;集體企業出口316臺,增長74.6%;外商投資企業出口3臺。
三、拉丁美洲和歐盟成為出口的主要市場。
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向拉丁美洲出口制革制鞋機器813臺,增長53.2倍;對歐盟出口260臺,增長10.3倍;對上述兩市場出口量占同期全省制革制鞋機器出口總量的58.8%。此外,對東盟出口233臺,增長71.3%。
四、制鞋機器是出口主要品種。
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出口鞋靴制作或修理機器1,758臺,增長2.3倍;出口生皮、皮革的處理、鞣制或加工機器67臺,增長81.1%。
國內皮革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成為浙江省制革制鞋機器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皮革加工機械行業與皮革加工行業有著緊密聯系,從全球范圍看,皮革加工業的發展必然會帶動皮革加工機械行業的發展。近年來,浙江省皮革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已成為全國主要的制革制鞋產業聚集地區。在皮革產業的帶動下,浙江省皮革加工機械行業應運而生,通過借鑒和吸收國際先進制作技術,依托國內皮革加工行業的旺盛需求,浙江省皮革加工機械行業迅速崛起。
同時,國際制造業轉移提供了新的機遇。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既是全球傳統制革制鞋業中心,同時也是全球皮革加工機械行業的制造大國。近年來,由于歐州國家國內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歐洲皮革加工機械行業競爭力大為削弱,該行業有逐漸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以減少國內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帶來的壓力。目前,已有意大利SABAL集團、lettrotecnica b.c.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在浙江設立合資企業,產品除供應國內市場以外,還返銷歐洲市場,浙江皮革加工機械企業抓住了皮革加工機械制造業轉移的機遇,通過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借助國際知名企業在世界各地的營銷渠道。將產品迅速打入國際市場。
此外,皮革加工業新興地區需求快速上升。皮革加工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中國家具有明顯的發展優勢,因此,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產業發展路徑的優先選擇。皮革加工行業根據生產成本從高到低呈梯度轉移的特征非常明顯。20世紀70年代,世界皮革加工業由歐美向韓國、臺灣轉移,80年代再轉向中國大陸,而目前有逐漸向印度、越南和墨西哥等亞洲和拉美地區轉移的趨勢,作為全球皮革加工業最主要地區的中國,近年來加大了對皮革行業污染問題的治理,皮革加工行業環保成本大幅增加。加之歐盟自今年4月份起對原產于中國和越南的皮鞋實施反傾銷措施,國際采購商和生產商將目光轉移到了拉美等發展中國家,從而刺激了這些新興市場對皮革加工機械的需求。與國際知名企業的產品相比,浙江省皮革加工機械的技術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明顯的價格優勢,產品在印度、越南、拉美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從而導致對這些地區的出口快速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