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三劍客"逐鹿中國市場 打造強勢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尤其是轎車的產量高速增長,拉動橡膠消費增加,使中國成為全球天然橡膠消費第一大國,曾經獨霸市場的農墾橡膠,已遠遠不能滿足國內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進口橡膠和民營橡膠紛紛登上競爭的舞臺,與農墾橡膠并稱為中國橡膠市場的“三劍客”,共同逐鹿中國市場。
農墾橡膠:打造強勢競爭力
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農墾可謂功不可沒。自1904年安仁先生從新加坡引種第一株膠苗,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農墾幾代人經過艱辛探索,克服了我國植膠區臺風、低溫、干旱等國外植膠地區所沒有的種種困難,先后建立了以海南、云南、廣東為主的三大天然橡膠優勢種植區域,發展成為體系完善的中國天然橡膠產業,實現了我國天然橡膠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夙愿,通過50多年的發展,農墾不僅擁有世界領先的橡膠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形成了配套的種植、采割、管理、加工和品種改良技術,創造橡膠樹大面積平均單產世界領先水平,而且打破了橡膠樹種植的傳統禁區,使橡膠樹大面積北移種植成功,創造了禁區種植橡膠的國際神話。農墾在植膠技術領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使中國的天然橡膠產業享譽全球,在國際舞臺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天然橡膠產量也突破了“零”的記錄,以每50萬噸的產量成為全球第五大生產國,截至2005年末,全國天然橡膠的種植總面積916萬畝,開割面積705萬畝,其中農墾橡膠種植面積565萬畝。面對當前國際橡膠資源的緊缺,擁有我國天然橡膠70%生產量的農墾系統天然橡膠生產企業和農場,繼續扮演橡膠產業的主角,正在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堅持集團化、產業化和股份化的改革方向,努力探索我國天然橡膠產業化經營的新途徑,積極謀求“走出去”,致力拓展資源空間,打造國際強勢競爭力。農墾橡膠在國際上的優勢地位和產業前景,被國內一些商業銀行看好,今年8月底,國家開發銀行與海南橡膠集團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授信貸款30億元支持農墾實施“走出去”戰略,發展天然橡膠產業,與農墾橡膠企業形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進軍國際市場。
進口橡膠:扼住中國市場咽喉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外交政策的“回暖”,逐步解除了橡膠國際貿易封鎖,進口天然橡膠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自1998年以來,隨著中國汽車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天然橡膠供需缺口越來越大,自給率卻在逐年降低;另一方面,不少橡膠消費國也開始著手資源控制,主動出擊,到我國投資建廠,使國內天然橡膠資源占有量減少,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對進口天然橡膠的依賴。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天然橡膠的消費量為180萬噸,但全國的產量僅有57萬噸,自給率不足1/3。2005年,國內天然橡膠總消費量超過180萬噸,而國產天然橡膠只有50萬至51萬噸,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天然橡膠的進口量高達141萬噸,加上邊貿進口量,總進口量為150萬噸左右,天然橡膠自給率低于30%。業界公認,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線。對進口膠的過度依賴,直接威脅到我國橡膠產業的安全,使國民經濟陷于被動。2002年,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在印尼巴厘島成立了國際橡膠合作集團(ITRCO),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組建旨在控制膠價的三國橡膠有限責任公司(IRCO)。進而,占世界天然橡膠出口總量90%的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和印度成立了天然橡膠“五國聯盟”,這意味著,中國進口天然橡膠今后將要受到國際橡膠聯盟的牽制。對中國來說,進口膠就像一塊帶刺的“餡餅”,牢牢扼住中國市場的咽喉,要想吃掉它,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中國橡膠協會會長鞠洪振指出,按照農業部規劃,到2010年,我國天然橡膠總產量只有75萬噸。國產天然橡膠的自給率不足1/3,這將造成我國天然橡膠高度依賴進口。
民營橡膠:在發展中壯大
民營橡膠作為中國天然橡膠產業的后起之秀,其種植規模突破了我國天然橡膠總面積的1/3,在我國916萬畝天然橡膠種植面積中,民營種植面積達到351萬畝。在云南,民營橡膠種植面積與農墾橡膠種植面積“平分天下”,僅西雙版納地區民營橡膠企業的種植面積已達117萬多畝,占云南省天膠產量的51%,年產值達到6億元,全州37個鄉鎮中有30個鄉鎮種植橡膠,膠農達到9.74萬戶。全州有民營橡膠加工廠60座,日生產能力超過300噸。海南民營橡膠也突破了1/3的份額,成為海南優勢區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5萬畝民營天然橡膠中,開割投產面積123.6萬畝,年產干膠8.71萬噸,平均畝產干膠70.5萬公斤,其面積和年產量分別占全省的35.19%和27.56%,植膠面積僅次于海南農墾,排在全國第二位,干膠產量居海南農墾和云南農墾之后,排在全國第三位。
但是,由于民營橡膠起步較晚,面臨種植分散、管理不規范,產量低、產品質量較差,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撐等諸多問題,據農業部門的統計,民營橡膠的單位面積產量一般比國有農場的產出低25-40%。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橡膠市場,近年各民營橡膠企業為應對自身發展的弱勢,紛紛尋找實力雄厚的合作伙伴,云南和海南部分民營橡膠加工企業相繼加盟中化集團公司旗下,與世界500強攜手進軍國際天然橡膠市場。
近年隨著農墾橡膠發展空間的受限,民營橡膠的發展引起了業界的關注,振興民營橡膠的呼聲越來越高,呼吁有關部門為民營橡膠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為民營橡膠發展提供政策、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撐,解決目前民營橡膠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去年年底,在中國橡膠協會組織召開的民營橡膠發展與利用座談會上,正式將民營橡膠的發展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標志著國內民營橡膠的發展將會爭取到更多的支持。
未來的中國橡膠市場誰主沉浮?顯然,我們不能寄希望于國際風險較大的進口膠,農墾膠和民營膠作為中國未來市場的主角,又該何去何從?是繼續各自為陣,還是實施有效整合,推動這“兩大車輪”協調運轉?這是個事關中國未來天然橡膠產業安全大局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