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我市鞋企積極抗辯歐盟反傾銷 欲組企業聯合體訴訟
繼10月23日奧康集團率先聘請律師對歐盟提起皮鞋反傾銷訴訟之后,昨日,我市的泰馬鞋業正式聘請以“反傾銷第一律師”蒲凌塵為首的律師團,也向歐盟一審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歐盟理事會發布的征收16.5%的反傾銷稅的法規不符合歐盟的相關法律。
訴訟中稱,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實施征收為期兩年的16.5%的反傾銷稅,中國鞋企不能接受。泰馬鞋業董事長廖躍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說:“不管官司是贏是輸,中國的鞋業產業應該站出來在另一層面的法律程序中繼續據理力爭,只有在法律程序中正面應對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據介紹,泰馬鞋業是我市出口歐盟的鞋企“大戶”,目前已在俄羅斯、美國、意大利、法國、阿聯酋、巴拿馬等一百多個國家注冊“泰馬”牌商標。“泰馬”牌皮鞋在海外已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
泰馬鞋業聘請的律師團,由四位律師組成。為首的律師蒲凌塵,同樣代理奧康集團的反傾銷訴訟。蒲凌塵律師是中國打火機打贏入世反傾銷第一案的辯方律師。
面對奧康集團、泰馬鞋業的主動出擊、獨自作戰,市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向記者表示:“應對歐盟反傾銷,我們不僅要一個個企業采取各自分頭抗辯的方式,接下去我們還會采取多家聯合訴訟的方式,多頭并進。”記者了解到,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的時限是2006年12月7日。目前,我市鞋革行業正在積極籌劃,將組成企業聯合體共同提出訴訟,既可節省成本,又可增強實力。
之前,正是在鞋企的共同努力下,歐盟再次對中國鞋產品實施配額限制的企圖破滅,反傾銷稅率由初裁的19.4%下降到16.5%,反傾銷實施措施也由5年降為2年。與此同時,特殊高科技運動鞋被排除在外,同期立案的勞保鞋反傾銷案無稅結案,使我國涉案鞋類產品約30%免于反傾銷措施的影響。
- 上一篇:[鞋業新聞]專業定制足球運動鞋減少球員受傷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