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對歐盟皮鞋出口量平價增
從10月7日起,歐盟對中國出口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這個為期兩年的終裁決定,對所有涉案企業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記者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名鞋展上了解到,由于歐盟已對中國產皮鞋征收了半年的臨時反傾銷稅,涉案鞋企雖然損失較重,但他們已行動起來尋找規避的辦法。
1—8月莞對歐皮鞋出口僅增2%
據東莞海關統計,受歐盟反傾銷影響,今年1—8月,東莞對歐盟出口受限皮鞋1088萬雙,僅比去年同期增長2%;出口額4349萬美元,同比增長16.4%。
據海關人員分析,就單月情況來看,東莞出口歐盟受限皮鞋出口量增幅不斷收窄。今年前3月出口量增幅分別為34.6%、15%和24.4%,從4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4月份到8月份出口量分別下降6.7%、9.9%、93%、16.3%和8.3%。但值得關注的是,東莞皮鞋出口歐盟的單價在不斷上漲,即從1月份的3.6美元一雙上升到8月份的5.0美元一雙。
海關認為,歐盟反傾銷稅的征收給東莞鞋企帶來兩大突出問題:首先,東莞鞋企仍以貼牌生產為主,缺少自主品牌,產品附加值低,雖然部分鞋企經歷歐盟多次反傾銷措施后已有所反思并采取應對措施,但長期以來形成的依靠訂單和相對廉價勞動力成本維持生存的局面一時難以改變,企業只有在歐盟反傾銷壁壘與越來越低的利潤夾縫中勉強維持生存。其二,長三角地區正憑借勞動力工資優勢逐漸轉移東莞地區勞動力,東莞鞋企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
莞企積極規避風險
海關還對東莞鞋企提出了幾個建議。如提高出口產品檔次,盡可能避開低端市場競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多爭取非皮面鞋的訂單,以減少因歐盟反傾銷帶來的損失;積極開辟其它市場,把產品出口重點由歐盟逐漸轉向美國、南美、非洲等市場;有能力的大型鞋企要改變出口戰略,加強與國外鞋企的合作或擴大對外投資力度,以避開反傾銷帶來的損害。
事實上,已有不少鞋企正在積極規避歐盟反傾銷帶來的危機。
轉移生產線便是不少受影響的鞋企的首選。“我們已經將皮鞋生產線轉移到柬埔寨”,工廠在厚街的西莎國際有限公司蔣先生告訴記者,西莎產品線比較豐富,但皮鞋類產品也受到歐盟反傾銷影響,因此數月前,該公司就把皮鞋生產線轉移到了柬埔寨,這樣不僅不需要多交稅,反而使每雙鞋的成本下降了一些。
轉移市場、提高產品檔次也是東莞鞋企的應對招數之一。東莞市跨日鞋業集團原來有10%左右產品出口歐盟,受反傾銷影響,今年歐盟訂單下降了約50%。據該公司董事長王勝培介紹,由于公司主要做高檔皮鞋(出口均價約13美元/雙),且歐盟并不是主要出口市場,整體而言受影響并不大,但今后可能進一步淡出歐盟市場。
王勝培同時還是東莞皮革鞋業協會的新任會長,據其介紹,在此次歐盟反傾銷風波中,整體而言東莞鞋企未受到致命性打擊,一來是由于大多數鞋企做歐盟單時間不是很久,歐線產品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二來東莞皮鞋相較國內其他地區,整體檔次較高,抗風險能力稍強。“但這次反傾銷對企業到歐盟發展影響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