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鞋業品牌積極尋求合作
從對抗到合作,中國與世界鞋業強國的關系正悄然發生著變化。2006年10月,在剛剛通過提升對中國鞋業反傾銷貿易關稅提案的背景下,與中國貿易摩擦激烈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歐盟制鞋強國,以意大利為領軍組成了國家鞋業參展團,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上以占據一半展位面積的陣勢,出現在中國市場。
此次鞋博會上,北京世界鞋業論壇以“共同的市場,共同的機遇”為主題,探討了中國和國際品牌的合作發展之路,提出了面對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如何按國際標準發展自己的品牌的策略。本次論壇聚集了制鞋領域相關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奧康集團等業內知名企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鞋業生產國和出口國,2005年中國鞋品生產總量已達90億雙,出口貿易額為171億美元,分別占世界鞋品總量的53%和60%。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院長楊承杰指出,加強合作,共同發展將是中歐鞋業之間今后主要的課題。國內鞋業提高產品附加值,逐步實現由產品輸出到資本輸出、品牌輸出,以避免或減少國際貿易摩擦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意大利外貿委員會駐華首席代表賴世平認為,中國消費者對時尚與品質的求,給意大利鞋業提供了市場開發空間。作為歐洲向中國出口成品革最多的國家,意大利鞋業協會在貿易摩擦激烈的關頭,組織知名品牌參與活動,表達了長期合作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