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中小型鞋類出口增長背后藏隱憂
障礙:反傾銷、“勞工荒”等限制惠州鞋出口
國外技術壁壘限制了惠州鞋出口。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盟地區憑借其自身的技術及經濟優勢,以保護環境和保障人身安全為由,不斷制定苛刻的涉及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技術標準和環境標準,對我國鞋類出口進行限制。惠州中小型鞋類生產企業對自身產品涉及的安全、衛生、環保等問題未能引起足夠重視,無法打破進口國的技術壁壘。
此外,歐盟對華皮鞋從10月7日起征收為期2年的反傾銷稅。歐盟提高的反傾銷稅使惠州鞋企業出口面臨新考驗,出口形勢不容樂觀。隨著歐盟反傾銷的不斷深入,惠州鞋出口企業也逐步受到影響,一方面是歐盟客商下訂單的數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是惠州鞋出口企業在選擇歐盟客戶訂單時變得更加慎重,甚至采取觀望的態度。今年1至9月,經惠州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出口輸往歐盟的惠州鞋僅1559批、639萬雙,貨值2479萬美元,分別比去年下降11%、6%和5.5%。
“勞工荒”影響生產計劃。自春節以來,惠州鞋中小生產企業缺工現象比較突出,開工率明顯不足,生產因此受阻,不少企業有單不敢接,影響了出口。
鞋類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競爭力下降。受原油及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惠州鞋的生產成本明顯增加,市場競爭力下降,出口受到影響。
措施:加強科技創新,研發、生產技術含量高的產品
惠州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光靠企業是難以解決的,還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多方幫助才行。
惠州鞋業行業協會應幫助惠州鞋企強化面對國際貿易磨擦和技術壁壘的應對能力。幫助惠州鞋企建立以國際和國內市場為依托的營銷策略,創建國內外知名品牌,構建國際、國內戰略聯盟,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惠州鞋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政府部門應引導惠州鞋類生產企業爭創品牌的積極性,為不斷推動行業跨越式發展提供新動力,從而提高在世界鞋行業和國內市場上的影響力。
檢驗檢疫部門要發揮自身的技術、人才、信息和裝備優勢,幫助惠州鞋類生產企業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惠州鞋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惠州鞋類生產企業應加強科技創新,研發、生產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非價格競爭能力。同時要加大中東、非洲、拉美等新市場的開拓力度,實現市場多元化,為惠州鞋類產品出口尋找新的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