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中國鞋 歐盟勝算幾何
歐盟理事會近日決定對中國產皮鞋征收反傾銷稅,同時受到這一待遇的還有越南。該待遇的細節是:歐盟從10月7日起分別對兩國皮鞋征收16.5%和10%的反傾銷稅,為期兩年。在發出這一決定的同時,歐盟還道出自己的目的是“保護歐盟的鞋類市場”。
奇怪的是,這一宣稱保護歐盟利益的方案竟在歐盟內部遭遇反對國多于贊成國的尷尬。本月4日,歐盟25個成員國常駐歐盟代表在布魯塞爾對這一方案進行投票。當天的投票結果為12國反對,9國贊成,4國棄權。由于歐盟規定“棄權”算作“贊成”,這項提案才得以勉強過關。
歐盟成員國在對中越兩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問題上爭執已久。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要求實施反傾銷措施,而瑞典、德國、英國、丹麥等國則強烈反對,稱這一做法將嚴重損害歐盟皮鞋進口商、批發零售商以及消費者的利益,而且有違自由貿易原則。由于內部反對意見強烈,最終通過的上述方案不是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最初提出的征稅5年,而是羞答答地變通為兩年。
歐盟說中國產品存在傾銷,但事實上,中國鞋類產業已成為一個高度競爭性的產業,僅對歐盟出口的企業就達1000家以上,絕大多數是私營企業或外商投資企業。這些企業怎么可能以低于自己成本的價格出售產品,而故意使自己虧損呢?這些企業當然也不存在政府給予的補貼。有據可查的是,中國加入世貿后,已嚴格按照世貿的規定取消了各種出口補貼。
至于歐盟強調2005年以來中國皮鞋對歐出口增長較快,國際國內不少專家指出,主要原因是歐盟對華鞋類產品實施10年的配額體制終結后,中國出口潛力得到釋放,與傾銷毫無關系。此外還有一個在歐盟內部也受到廣泛認可的事實是:歐盟鞋類產業由于勞動力成本高、技術投資不足,已不再具有比較優勢。多年來,歐洲鞋類產業不斷向盟外轉移,就業減少,已經被看作是國際產業轉移的正,F象。有專家更明確指出:歐盟對中國鞋類產品已經實施了十年的配額限制,歐盟產業卻未能抓住機遇進行有效的調整,從1998年起歐盟鞋類產品產量就一路下滑,2000年跌破10億雙,2004年跌至7億雙,就業人數也不斷下降,而此間中國鞋類對歐出口受到嚴格的配額管制,那段時間歐盟鞋業出現的問題又該怪誰呢?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歐盟對我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為什么不僅激起中國皮鞋產業、歐盟進口商和消費者的強烈反對,而且連歐盟內部英國、德國、瑞典、丹麥、荷蘭等12個倡導自由貿易的成員國也持反對立場。
早在今年4月7日,當歐盟決定對中國皮鞋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時,瑞典的主要鞋業及裝飾品零售商韋丁公司發言人蘇珊·舍奎斯特就在公開場合明確指出:“我們不會因為歐盟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就選擇從意大利進貨。買意大利或西班牙皮鞋的人屬于那些買高檔鞋、對價格不太敏感的顧客群!
對于歐盟的反傾銷,中國企業完全可以把它變成自身提高管理水平和強化經營規范的機遇。倒是歐盟應當捫心自問: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歐盟真的可以挽救其內部墨守成規、反應遲鈍的落后企業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