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業不惜代價突破國外"綠色壁壘"
由于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紡織品、皮革等產品產生的持久性有機物(簡稱POPs)污染有明確要求,如果不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到2010年,我國不少產品出口將面臨POPs“綠色壁壘”。
未來10年,我國為削減POPs污染,總投資將達到340億元。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效炎對記者說,這是各方專家在編制《中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預備工作基礎上得出的數字。這一數字還不包含已受P OPs污染的場地治理費用。
國家環保總局《關于持久性有機物污染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履約辦副主任莊國泰表示,這340億元的估算可以說是我國在2015年前為履約所做的工作的成本。這些工作既包括為履約所進行的法規制度建立、履約能力建設等軟性的工作,也包含對直接產生持久性有機物污染的行業的技術升級與替代等硬性的工作。而這340億元資金將多方籌取,由國家及地方財政、國際資金支持、企業投入等多方面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