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新聞]中歐皮鞋之爭 詭異的政治游戲
中歐皮鞋之爭誕下的“怪胎”,徹底打消了吳振昌他們中秋佳節的歡騰。10月4日,歐盟結束了長達數月的口舌之爭,決定10月6日開始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不過設限時間就由早前說的五年縮短為兩年。
“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發起人吳振昌,為此事已經奔走一年有余,面對這一結果,他無奈表示,這不是一場反傾銷官司,卻更像是一場詭異的政治游戲。
人治還是法治?
10月4日,歐盟25個成員國就是否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進行最終投票,若能繼續維持早前幾次預投票的結果,中國皮鞋輸歐就將獲得解禁。
12票反對,9票贊成,4票棄權(棄權票計入贊成票)———12比13,中國皮鞋兵敗最后一刻。
WTO研究院常務理事周世儉昨日直接抨擊歐委會貿易專員曼德爾森是全球最大的貿易保護主義者。他說打了幾十年反傾銷官司,但是這樣的案件卻是聞所未聞!斑@完全是一個政治妥協的產物!整個過程太隨意,從頭到尾都未按法律辦事!”
他說,在投票環節上,將棄權票視做贊成票是兩年前歐盟定的新規,但這一舉措無疑就是在高舉貿易保護主義旗幟,“這在世界其他地區都是少見的”。
其次,將設限期由法律規定的5年縮短至兩年雖然對我國企業有利,但在法律上卻找不到依據。而更為棘手的問題是“兩年后該怎么辦”,他說依據歐盟的法律,5年設限期滿后,需要復審,而歐盟此次這么一改,就不知道兩年后又將依照什么來處理此案。
另外,歐盟早前曾一次性拒絕給所有應訴的13家中國企業以市場經濟地位一事,也一直廣受詬病。
周世儉還說,在調查中國皮鞋是否傾銷過程中,將巴西作為參照國也不合理。他說,2005年,巴西的人均收入達到4316美元,而中國的人均收入僅1707美元!鞍臀鞯纳钏揭哌^中國,相對的巴西鞋出口價自然貴過中國鞋!”
中國的相應措施?
面對這一終裁結果,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崇泉日前表示,中國對歐盟最終決定對中國產皮鞋征收反傾銷關稅的做法感到不滿,中方將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
他在商務部網站上公布的一份聲明中指出,中方認為歐盟在此案立案、調查和裁決過程中存在諸多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歐盟反傾銷法不符的法律缺陷。中國將密切關注和評估事態的進一步發展,但他并未透露中國將可能采取何種相應措施。
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相應措施”可謂點到即止,“沒有直接說貿易報復,但是可以想見,在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歐盟的一些輸華產品可能會因此遭殃”。
不過,也有接近高層的消息人士猜測這次匪夷所思的終裁根本就是兩場妥協的結果———歐盟內部南方制造商陣營和北方貿易商陣營的妥協,以及歐盟外部中國與歐盟之間的妥協。他說,若是如此,那中國也就不會有什么具有實際效果的“相應措施”。
而應對聯盟方面,吳振昌表示,在本周會召集相關國內企業商討措施,歐洲方面,聯盟律師也正在和歐盟進口商律師商談,“看看下一步怎樣具體來合作”。據悉,新方案的實施使得歐盟進口商的利益直接受損,這一利益團體正在醞釀將此案上訴到歐洲法院,希望能夠挽回敗局。
此外,應對聯盟也一直在游說中國政府將此案上訴至WTO,尋求第三方的裁決。
不過,周世儉就說,上訴至歐洲法院也不過是壯聲勢,獲勝幾率微乎其微,而WTO的案件運作周期也相當長,估計裁決出來,兩年的設限期也都已經結束。
歐盟訂單大轉移
較高的反傾銷稅預計將嚇跑不少歐盟進口商。
吳振昌說,大多數歐洲進口商都不會承擔接近17%的高額關稅,原本下給中國廠商的訂單預計將大量轉移到其他地區,估計未來兩年中至少有超過七成的涉案產品訂單會被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國家!皟赡甑臅r間足以使歐洲進口商培養起新的供貨基地,中國制鞋的原有優勢將被取代”。
不過,這場政治主導的反傾銷案卻并不會給整個中國制鞋業造成太大沖擊。吳振昌說,國內鞋還是出口美國居多,以他自己的企業為例,50%—60%的產品都是輸美的,而歐盟市場在沒有受限的情況下,也就占有十幾個百分點!胺磧A銷稅開征后,輸歐的產品更是驟降至不足全部出口量5%!” 但是,那些以歐盟為主要出口市場的企業卻會因此遭殃。吳振昌說,這些企業或是尋找新的出口市場,或是不做皮鞋、童鞋,轉向出口其他不受限的鞋類,“一些小企業估計堅持不住會因此倒閉”。
一家以歐盟市場為主的大型制鞋企業負責人就說,新稅率實施后,若死守歐盟市場,那就將“一半時間有生意做,一半時間沒生意做。”
不過,吳振昌也強調,雖然短時間內這一事件不會對整個產業造成嚴重沖擊,但是對外貿環境惡化的預期將加速鞋企的遷徙。他說,目前看來遷至東南亞國家的鞋企并不算多,不過,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揚以及日益增多的反傾銷案將加速制鞋企業以及相關產業鏈的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