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貉皮市場不可大意
今年貉皮市場不可大意和春節以前相比,貂皮市場可謂春風得意。受價格上浮影響,貉皮上市量較為充盈,交易速度明顯加快。據筆者在河北省肅寧縣尚村皮毛市場了解到,貉皮價格較年前上揚20-30元多。引起貉皮市場一片歡呼。在欣喜的背后,我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中小養殖者成為生產主流
一位皮草行的經營者向筆者反映,山東貉皮由于絨空的原因,他沒有經營而是專營國內貉皮質量較好的唐山貉皮。據他稱,唐山貉皮具有山東、東北貉皮所不具有的柔軟性。市場對唐山貉皮的吹捧會直接反映在交易價格上。據筆者了解,目前唐山樂亭等地的養貉者正快速增加。一位來自樂亭的皮商對筆者介紹講,唐山樂亭等地的養殖戶大多飼養著十幾只,二十幾只不等的母貉。大戶飼養多一些,也基本保持在40-50只左右。根本形成不了規模效益。投機心理左右著養貉者的養殖數量。出現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產現象的原因有許多,唐山市豐南區宣莊街的李煥新說:養殖戶盼望著國內養貉業能夠向養狐業一樣實行人工授精技術,提高產業化規模和水準。可是由于貉子生理特點和狐貍不同,而使人工授精技術的研究受阻。這也同時造就了國內的生產特點及產業化水平。
二、質量參次不齊
目前在尚村皮毛市場上交易貉皮整體質量不及去年。主要原因是去年貉皮價高,養殖戶為了迅速回籠資金。忽視質量引發的。經過了兩年的沉寂,養殖戶急于把價位低谷的損失補回來的行為將在今年得到延長。據筆者觀察同尺碼貉皮因為質量的因素,可以造成百元的差價。對一張三、四百元的貉皮來講,其價格差是驚人的。隨著今年貉皮產量的增產,優質貉皮的價格優勢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三、市場囤積數量巨大
據一位囤積貉皮的皮商介紹,他今年總計共囤積了近兩萬張貉皮,比去年增加近一倍。據稱向他這樣的囤積大戶在尚村、留史附近的村莊還有不少。大家都看好今年的貉皮市場。據他了解,目前養殖戶家中的貉皮已所剩無幾,而市場價格又比較樂觀,他有信心今年的局勢。筆者必須提醒,今年的冬皮的上市量會對市場造成嚴重沖擊。生產指向的非理性化是制約價格的利器。在資本運作中有一定風險是必然的。
四、白貉炒作全盤化
2004年,黑貉皮在最低潮期,筆者在和國內著名養殖專家一山東省聊成市宋書橋高級畜牧師通電話時了解到,白貉皮相對黑貉皮價格高一些。遂定了一篇介紹白貉皮價高的文章。由此引發了全行業對白貉的關注。隨即引發了對白貉的大肆炒作。去年筆者了解到種公白貉已經賣到三千元一只的價位上。然而筆者在尚村皮毛市場上卻沒有發現白貉皮的蹤跡。沒有大量白貉皮上市必然會使白貉的炒作繼續深入下去。
貉皮市場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必須去面對,正視。使之良性化才是正途。
- 上一篇:國內外皮革化學品生產概況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