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皮革化學品的發展方向
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間,各皮化廠紛紛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搞橫向聯合,有些還成立了教學科研與生產為一體的廠校掛勾方式。使得皮革化學品的研究開發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并且取得了可觀的成就。我國皮革化學品的發展已逐漸擺脫了以前靠引進、剖析、仿制國外性能優良的產品的辦法,由單純的仿制走上了以創新為核心的發展道路。科研的重點工作應主要放在以下三個環節:
(1)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由于現階段科研經費來源嚴重短缺,很多科研機構都把目光投向了一些“短、平、快”的應用型項目研究,而對制革加工基礎理論的研究投入較少,因為這種研究既花時間又花經費,沒人愿意搞,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沒有基礎理論的研究作為鋪墊,皮化產品很難更上一層樓。如國內的學者到德國莊普勒公司考察時發現,其實驗設備并不比我們的條件好多少,但由于其對合成加脂劑及乳化技術等基礎理論研究水平很高,其加脂劑質量水平就與巴斯夫等大公司相當,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如德學者R·Ieberfinger提出皮革加脂劑對皮革的親和力的問題或者說油脂用溶劑從革內可抽出的問題,應受到制革者的重視,因為這對皮革的真空干燥、整飾、硫化粘和及耐干洗革的制造等過程都有重要意義,Hollsetion博士認為油脂在革中存在的狀態是影響皮革質量的重要因素,油脂應均勻分布在革內、外層,與革牢固結合,并提出結合性油脂在加脂劑有效物中所占比例以40%左右為宜。G·D·Mclaughl指出常用的加脂劑乳粒大小應在0.2μm左右,乳粒過粗過細對加脂劑的吸收均不利,為了使油脂在革內分布得均勻,可在同浴中采用多級化乳液或多分散乳液,這些觀點的提出為加脂劑的開發提供了理論指導,指明了方向。因此深入研究各種皮革化學品與皮革膠原纖維的結合機理,與皮革的各種力學性能、熱力學性能、高分子特性及使用性能之間的關系,是一項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