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欲再舉反傾銷大棒 國內鞋業出口轉向東南亞
9月中旬我國的制鞋業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著10月6日歐盟對鞋類反傾銷第三套方案終裁的結果。據商務部的一位高層人士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透露,盡管歐方意見一直未達成統一,但預計這次皮鞋將難逃歐方的“反傾銷大棒”。
奮戰到底
“如果歐盟在整體行業上一刀切的話,我們不可能把稅全加到我們身上,這絕不可能。在終裁公布前,我們會盡力爭取市場經濟地位和單獨稅率。”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于9月初在湖北黃崗“奧康”大學生助學基金發放儀式上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透露。
面對鞋業的危機,王振滔表現得非常坦然:“此次鞋類反傾銷,對小鞋廠可能影響很大。就目前來講,對我們并沒多大影響。因為歐盟采購商從中國采購,會選擇一些大的企業,我們合作得很好。但是根據我們奧康集團未來3到5年的戰略,歐盟的采購量將占我們整體出口量的70%以上,所以這次反傾銷的話,對我們的影響還是有點。我們會通過其他方法、途徑,包括跟商務部的合作,直接跟歐盟對話,即我們自己單個企業請律師,爭取市場經濟地位!
有此類想法的絕不只奧康一家,目前,我國已有10多家制鞋企業在積極抗辯,爭取市場經濟地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與國內多位大型鞋企的老總溝通時,他們都一致表態,將奮戰到底,畢竟近期勞保鞋的勝訴給了他們足夠的信心。
歐盟未必是贏家
這份關于向中國出口皮鞋征收16.5%的長期反傾銷稅的議案,將對我國1200多家制鞋企業和上百萬人的就業產生消極沖擊。
即使議案通過,歐盟也未必是最后的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