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發明可換面多功能鞋獲國家專利國內外投資人爭著與10歲男童合作
“長大了,我要當企業家,買輛汽車……”年僅10歲的鞍山男孩彭琦憧憬著自己的未來。
自從發明了“可換面多功能鞋”之后,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一些投資人紛紛給彭家來信,想以5位數的價格尋求技術轉讓或者合作。一旦轉讓成功,剛剛上小學四年級的彭琦將靠自己的努力成為萬元戶。
袁隆平稱贊小發明家
一雙鞋,底是固定的,根據季節的變化和穿者的不同愛好,可以更換各種鞋面,而且更換時僅需要拉下拉鏈就可以了。這就是勝利小學四年級學生彭琦的發明,日前他已經獲得了相關部門頒發的實用新型證書。
如果沒有那份專利證書,小彭琦可能只是一個勤學愛問的孩子而已,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不僅有幾十家公司來信尋求技術轉讓,就連中科院院士袁隆平都親自寫信鼓勵他,“小小年齡,如同小荷露出尖尖角,已在發明和創新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真是后生可畏……”
前日,在勝利小學的會客室里,記者采訪了這個年僅10歲的娃娃。他一邊小大人般地應對記者的問題,一邊對采訪用的數碼相機表現出強烈的興趣,“他小時候拆過一部相機,就為了看看里面有沒有小人”,孩子的媽媽李女士說。
除了這雙已經成功獲得發明專利的鞋子外,小彭琦最近還在鉆研另外一個發明“照明眼鏡”,“晚上走路沒燈不方便,我準備在眼鏡上裝一部能照明的燈,這樣就好像每個人帶著一盞移動路燈了。”
“那燈為什么不安裝在鞋上呢?”記者故意刁難他,機靈的小家伙想都沒想就說:“鞋上裝燈,上樓不方便。”
不斷制造新聞的孩子
小彭琦在學校里也是一個不斷制造新聞的孩子。
曾教過彭琦2年多的老師于忠紅講述了一個擇師教的故事。因為更換語文老師,一向很積極的彭琦在第一堂課舉手問接任的老師:“老師,我寫作文一直都很好,你能教好我么?”
因為寫作、演講、聲樂、英語等都經過系統學習和訓練,小小年紀的他應付小學中的各項活動簡直是輕松寫意。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不說,光“故事大王”、“單詞大王”等榮譽證書就疊了一摞子。“彭琦特別喜歡看書,幾乎每天下課都在教室里看一些科普讀物”,現任班主任老師任曉菊說,“太熱了,就拿件衣服蓋頭上。一旦有檢查教室的,就蹲在地上看書。”
雖然是焦點人物,但彭琦和班級里的其他同學并不疏遠,一些孩子紛紛告訴記者,因為彭琦懂的多,所以特別喜歡聽他講故事。
專利只是小鼓勵
作為父親,彭先生雖然也對孩子今日的成績很滿意,但他卻一再表示,這次獲得發明專利,對于彭琦來說只是一個小小的階段性鼓勵,榮譽感而已,“我們不準備讓他在發明上涉足太深。”彭先生說,“他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好好學習。”
為了讓大家了解這個發明小子平時的學習生活狀態,小彭琦和母親各自寫了一張“周學習安排表”。按照表上所寫,小彭琦只在周二、周三以及周六和周日,分別學習奧數、聲樂、英語和寫作課程。和那些天天都被安排得很滿的小學生來說,他的學習安排表可謂相當輕松。甚至在自己寫的表格上,小彭琦還開心地寫道:晚上回家寫作業,有時寫得快和爸媽玩撲克……睡覺。
最讓人感覺奇怪的,母親與孩子不約而同地將“上新華書店看書”寫到了安排表中。原來這是小彭琦在幼兒園時養成的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在這期間,彭琦看完了《西游記》、《可怕的科學》等許多圖書。
“有時候可以把他扔在新華書店看書,而我自己去逛街買東西都不耽誤,到時候去接他就可以了。”彭媽媽說。
對話彭琦一家
記者:這項專利目前的市場價值有多大?
彭爸爸:我想市場會很大。因為不斷有北京等科技公司來信來電話詢問,希望尋求技術轉讓與合作。一家公司開出了5位數的價格。
記者:平時對孩子教育的要領有那些?
彭媽媽:廣泛培養,重點學習,不搞疲勞戰術。雖然他現在學四種課程,但之前還學過圍棋、籃球、表演等很多東西,這些都是他很感興趣的東西。之所以不同時學習,是害怕他產生厭學情緒,不過現在看來,他每項東西都掌握了一些,而且依舊很好學。
記者:每個月花費在教育上的錢有多少?
彭媽媽:大概500塊左右。主要是有選擇性地學,不能一下子報很多班,那樣孩子累,家長負擔也大。
記者:長大之后想當什么?是當發明家么?
彭琦:長大之后,我想當大企業家,賺很多錢,先買輛汽車給我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