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新聞]3200雙“侵權童鞋”進了慈善超市
按照慣例,侵權物品往往被“一毀了之”;而近日,3200雙侵權童鞋經過相應處理后,被送進了下關區慈善超市。
昨天,記者了解到,這3200雙某品牌童鞋,是在一起商標權糾紛中由我市行政執法部門沒收而來,共包括各種尺碼的運動鞋、涼鞋等,標值大約10萬元。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執法人員介紹說,按照以往慣例,商標侵權的鞋子不是銷毀就是拍賣。如果拍賣,必須將這批童鞋上的文圖商標破壞掉,這將嚴重影響購買者的競購信心——鞋子的美觀被破壞,購買方買回去以后,重新加工、銷售的難度都很大。如果銷毀則太浪費。
在執法部門猶豫之際,恰逢以實物救助本地區困難群體的下關區慈善超市開業。將“侵權童鞋”適當處理,不是正適合捐贈嗎?于是,這批童鞋經層層法律報批程序后,來到了下關區慈善超市。下關區民政局副局長厲東芳說,收到這批鞋后,民政部門又做了兩個工作:一是用烙鐵將童鞋上的侵權商標去除,二是將各種類型的童鞋一一送檢,經質量監督部門抽檢合格后,才將童鞋擺進慈善超市。
昨天上午,記者在該慈善超市看到,這批鞋子的侵權商標確實已被去除,困難家庭持一張實物救助券,即可領取兩雙。
據悉,通過慈善渠道處理面臨銷毀、卻又具有使用價值的侵權物品,在我市屬首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