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讓中國人用自己的體育品牌
有一件事讓安踏(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丁志忠至今耿耿于懷。他曾經資助了一名貧困學生,令他驚訝的是,這個學生雖然得到了資助,卻仍然生活得很艱苦,他每天把伙食費控制在3元以內,半年之后買了一雙標價680元的耐克籃球鞋。
丁志忠震驚了,他暗暗告誡自己,“我一定要讓所有的中國人穿上他們買得起,又喜歡,同時又是質量好,穿著最舒適的運動鞋”。
那件事發生的時候,安踏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如今,丁志忠帶領的安踏品牌連續5年獲得全國運動鞋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名,公司成立的我國第一個運動科學實驗室,先后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買得起、買得到中國人自己的品牌體育用品,并且讓他們用得舒適、用得放心。”這一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成立中國第一個運動科學實驗室讓鞋穿起來跟襪子一樣舒適
18年前,丁志忠背著600雙鞋,獨自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這是他拓展國內市場邁出的第一步。
在北京的運動鞋銷售市場上摸爬滾打了4年,丁志忠積累了一些資金。但是他看到當時在國內市場上比較有名的品牌鞋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是在他的家鄉——福建晉江生產的,而且品牌運動鞋一天能賣1萬元,晉江生產的沒品牌的鞋一天賣得上3000元就算“奇跡”了。他心想,“我一定要回去創一個屬于晉江的名牌出來”。
1991年,丁志忠在家鄉創辦了安踏公司。
1999年,安踏聘請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并將“我選擇,我喜歡”作為廣告語。沒曾想,“安踏-孔令輝”效應在中國體育用品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這也讓安踏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丁志忠也經常引用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的這句話來激勵自己的員工。
安踏的品牌打響后不久,就發生了那件至今令丁志忠難忘的事。
要做就做得專業。籃球運動在國內開展得最廣泛,籃球鞋的潛在消費群體也最大,安踏敏銳地判斷出專業籃球鞋在市場上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研發部門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制造專業籃球鞋上。為了制造出心中理想的運動鞋,2005年,安踏斥資2000萬元,率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運動科學實驗室。該實驗室目前擁有100多位優秀科技人員及技術管理人才,主要研發最先進最前沿的運動產品。同年,安踏用于創新、研發的資金達到3000萬元,并計劃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通過實驗室以及一系列科技創新工作,讓每一雙鞋子都和消費者的腳吻合,跟穿襪子一樣舒適。”丁志忠這樣介紹自己的工作目標。
熱心慈善公益事業回報國家社會
近日,在泉州市慈善總會、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五周年慶典上,丁志忠代表安踏當場捐贈1000萬元設立慈善公益基金。
丁志忠表示:“安踏作為知名民族品牌,要用各種方式回報國家社會,而安踏也將義不容辭地為他人、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安踏尤其心系弱勢群體,近期就鼎力支持了福建省殘疾人乒乓球隊。在2006CBA全明星賽結束后的慈善晚宴上,安踏一舉拍得了近8萬元的全明星物品,成為本次慈善晚宴拍賣的最大得主。
2004年,安踏率先捐贈300萬元給“CBA與我共成長”公益計劃,作為該項目的啟動資金,在全國15個省、區、市建立了150多個“安踏CBA希望體育室”和“安踏CBA希望圖書室”;2005年夏天,當安踏得知因臺風災害導致數百名貧困考生無法上大學時,立即向福建省希望工程捐款100萬元用以幫助這些考生順利進入大學校園;2006年,安踏為福建農林大學貧困大學生捐贈100萬元。到目前為止,安踏為中國體育、文化和社會公益事業投入的資金和物資累計已達3.5億元。丁志忠也多次在慈善活動中被授予“慈善家”、“愛心大使”等稱號。
從贊助賽事到推動全民健身為中國人打造最合適的裝備
從1995年首次主動資助第67屆世界男子舉重錦標賽開始,丁志忠帶領安踏開始了對中國體育事業的全力贊助,先后支持了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以及亞運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中國籃球聯賽等賽事。
2005年年初,由福建泉州市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和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安踏杯東南早報”杯籃球聯賽拉開戰幕,安踏公司獨家冠名這一區域賽事。在為期一個月的比賽中,總共吸引了200多名業余球員參賽,萬余名市民現場觀看并參與了比賽。
安踏起步之際,恰逢中國全民健身運動的熱潮興起之時,于是丁志忠就主動把品牌與企業的發展緊扣這個主題,竭盡所能為全民健身運動打造最合適的裝備。
經過2003年那場抗擊“非典”的洗禮,全民健身運動掀起了又一波浪潮。丁志忠為推動全民健身的發展不遺余力。“即將到來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僅是競技體育的比拼,更是全民健身、全民體育的一個盛會,必將為中國的全民健身運動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丁志忠說。
奧運會不僅是運動健兒的競技場,更是各類運動品牌的戰場,“我們要通過奧運,讓每一位熱愛體育、參與健身的中國老百姓進一步認識和接受安踏,讓安踏得到更多人的選擇和喜愛。”丁志忠說出了安踏在奧運會上的目標。
企業永遠只有創業沒有守業 走出國門開辟新戰場
“在經濟全球化面前,企業永遠只有創業,沒有守業。如果不能主動走出去開辟‘第二戰場’,迅速提高自身國際競爭力,就會連中國市場都保不住。”丁志忠隨時保持著競爭的心態,他甚至還做好了這樣的計劃,“在品牌國際化上,我們的總體計劃是,2008年之后利用北京奧運會的契機,有計劃地把安踏品牌逐漸向全球推廣,再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把安踏打造成國際化品牌。”他不止一次地告誡同事:“中國不能只滿足于制造業大國的地位,而是應該向更高的目標發展。什么時候‘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時,我們才能在對手如林的國際體育用品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丁志忠的精心經營下,安踏運動鞋已經成為最受中國老百姓喜愛的運動鞋之一,安踏也開始逐漸打破長期以來國際品牌對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壟斷局面,以9.4%的市場綜合占有率穩居國內旅游運動鞋市場綜合占有率首位,并占領了相當一部分海外市場。
2001年,安踏在對國內運動鞋銷售模式和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之后,毅然做出了一個大膽舉措:推廣品牌專賣店。這種模式擺脫了安踏對商場的依賴,從此安踏在全國各地級市全面鋪開銷售網絡,同時建立了直營體系。到目前為止,安踏擁有近4000家專賣店,遍布全國,并拓展到新加坡、希臘、匈牙利、捷克、烏克蘭等地。
“打造民族品牌,我們迎風而上,中國民族體育品牌的大旗,由我們來扛。NIKE用了27年的時間創造了每年100億美元銷售額的輝煌,而安踏的目標則是用27年達到每年200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丁志忠說。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五旬修鞋女成網絡能人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