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及制品市場分析(一)
中國是箱包皮具生產和出口大國,但與其“大國”身份極為不相稱的是品牌嚴重缺失的尷尬境遇。在國內140億元的箱包市場上,絕大部分被路易威登等國際頂級品牌和一些國外授權的中檔品牌所占據,國產自有品牌市場份額不足10%。有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總額達62.4億美元,占全球總供應量的1/4以上,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從我國進口的箱包皮具已占到此類產品進口總量的70%。但是由于我國的產品沒有自己的品牌,附加值較低,出口箱包的單價通常只是進口箱包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多數企業出口的箱包皮具賺取的僅僅是低廉的加工費。由此業界人士感嘆,我國箱包市場的品牌空白,同箱包生產和出口大國的稱號極不相稱,要想使我國的箱包皮具產品立足于國際市場,亟待打造一批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中國皮具行業前景依然看好中國皮具行業市場的特點以及發展策略皮具產品國際化程度高,已經成為我國皮革行業出口的主力商品。皮具行業的產品出口產值量占年銷售產值的70%,全皮具行業的出口金額2003年為71.7億美元。皮具行業出口以一般貿易為主,占80%,以來料加工方式出口額僅占20%,是一個走向世界的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行業。特別是在產業資源和勞動密集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因此行業發展迅速,出口勢頭強勁。 對應市場 中國皮革皮具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皮革工業的快速發展,皮革貿易也日顯活躍。因此想取得皮革皮具業的一席之地,品牌是成就未來的重要標志。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除了要了解行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及市場行情,最主要的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正視自己所處的地位,并為未來的發展找準方向。 中國市場對海外優質皮革制品需求旺盛 中國皮革協會蘇超英在“2006中國國際皮革展”發布會上表示,隨著皮革工業的發展,我國對國外優質皮革化工材料的需求十分旺盛,進口量持續上升。與此同時,來自歐盟等地的高檔皮革制品也逐年增加,進口數量、金額均呈兩位數增長。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1月至6月,我國皮革工業主要商品的進口金額為26.8億美元,同比增長15.3%;鞋類產品的進口金額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16.9%。 風風火火的地方皮具箱包市場 市場效應 白溝箱包市場帶動縣域經濟 近年來,河北省高碑店市經濟發展迅速,專家分析,其活力有一半來自白溝箱包專業市場。白溝作為高碑店的代表,發展箱包產業有一定的基礎。他們抓住這一優勢,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融資,改造升級舊市場,建設開發新市場,完善功能,提高檔次。服裝城、五金皮革城、文化廣場、小商品城相繼建成開業。市場促進了產業升級,產業促進了市場發育,使整個白溝實現了前店后廠的經濟格局。 辛集市皮革毛革攻破歐盟貿易“壁壘” 辛集市被稱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
在“十一五”期間,該市將再投入30億元,把辛集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優的皮革生產加工基地。目前全區有制革企業76家,工業總產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但皮革產品走出國門與世界名品共列,遇到來自國外的技術壁壘。 廣西北海市外貿 皮革出口增長19.89% 今年上半年,北海市出口快速增長,捷報頻傳、自4月創下單月出口1651.77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后,5、6月單月出口都超過1500萬美元。1-6月共出口8178.02萬美元,完成全年出口任務的51.07%,超額完成上半年的出口任務。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3.63%,增幅名列全區第三位,比全國增幅高8.43個百分點,比全區增幅高16.83個百分點。 焦作毛皮制品出口5879萬美元增長8% 我市出口主要商品,橡膠及其制品出口11375萬美元,同比增長60.1%;毛皮及其制品出口5879萬美元,同比增長8%;鋁及其制品出口3930萬美元,同比下降72.9%。化工產品出口2399萬美元,同比增長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