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招商欲做大原輔料和配件專業市場
“我們下個星期就開始抽簽定鋪位了。”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分公司負責原輔料和配件專業市場招商的陳旭明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原輔料和配件專業市場的招商工作已進入尾聲,最后一批200多名經營戶馬上就可以入場營業了。
據了解,原輔料和配件行業經營的都是一些針頭線腦小東西,比如衣服上的拉鏈、紐扣,盆景上的小樹、假山,圣誕用品中的圣誕老人、掛件、圣誕樹等。對于開設這樣一個專業市場,陳旭明認為非常有必要,因為現在原輔料和配件專業市場正成為義烏市場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橫跨服裝、飾品、五金等義烏傳統優勢行業,年銷售額達上億元。
從8月份開始,義烏國際商貿城第三分公司開始審核經營戶遞上來的資料,對經營戶的行業資格進行認證。通過認證的經營戶可以從原來的原輔料和配件專業街搬遷到義烏國際商貿城,并以均價每平方米1000多元的年租金獲得市場攤位。首批將確定900個名額,其中有500多個攤位由原行業經營戶轉過來,300個攤位面向新入行符合資格的經營戶,另外還預留近90個攤位給來自臺州、溫州的原輔料和配件生產企業。而首批位于三樓的900個商位很快就被定購一空,所以招商部又在地下室新辟出200個商位,價格為每平方米800元。
義烏市場過去是小商品成品市場。近10年,小商品市場又催生出一個個配件市場。比如,在飾品成品交易區培育出一個飾品配件市場;在義烏生產資料市場內培育出一個塑料原材料市場;在賓王市場邊的拉鏈專業街培育出一個箱包原材料市場。原輔料和配件經營戶大多集中在這三個專業市場經營,三個專業市場中分布著經營服裝拉鏈、紐扣、五金配件等原輔料的3000多家經營戶。義烏國際商貿城里原來并沒有專門的原輔料和配件市場,這次開設原輔料和配件專業市場,就是看到這個專業市場具有潛在價值。
義烏經營戶大多擁有采購商和制造商雙重身份。接到訂單后,他們當中的一些經營戶就直接把訂單下到義烏或周邊地區的一些制造廠家,還有一些經營戶則主動出擊,采購原材料自己組織人員生產。記者了解到,義烏的達瑪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阿拉伯老板沙米,就很少參加義烏的一些展會,而是直接從市場上組織貨源,出口到自己國家。而這種采購原材料的經營模式正被許多境外客商模仿。在配件市場采購配件后,他們直接找到義烏和周邊縣市的廠家加工,一些人甚至在義烏和周邊地區建立了加工基地。尤其是中東、東南亞、非洲的客商,有的把這些原輔料和配件發往本國賣給生產廠家,有的則自己在本國辦加工廠,用這些原料、輔料、配件加工成各種小商品,再在本國銷售。如此一來,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加豐厚的利潤。
許多原輔料和配件經營戶認為,搬到義烏國際商貿城不僅意味著進入了專業市場,也意味著更多外商將成為他們的客戶,因為義烏國際商貿城內的許多成品采購商也將成為他們的潛在采購商。
針對這種趨勢,有業內人士擔心,會將義烏的產業層次引向低端發展。陳旭明卻認為,有形市場是產業集群的基礎設施之一,義烏小商品目前以出口成品為主,原料卻受制于外地,因此培育原料專業市場十分必要。這樣可以引進上游的生產企業、銷售公司、設備廠家在義烏設立原料購銷中心、設備維修中心,降低本地企業的生產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