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傾銷中國皮鞋成“三明治”
今年4月7日起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皮鞋征收為期半年的4.8%~19.4%臨時反傾銷稅,上半年我國輸歐皮鞋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而同期生皮、成品革進口同比增長10%和15%,中國皮鞋由此成為國外掌控的皮革原料和皮鞋國際銷售渠道夾擊下的“三明治”。這是記者從昨天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的中國國際皮革展上獲悉的信息。
皮鞋是我國對歐盟出口的傳統商品,利潤很低。歐盟對我征收反傾銷稅后,使我國出口企業利潤空間更加狹小。無論是參展的泉州恒泰鴻偉鞋業公司,還是紅蜻蜓、奧康等知名企業,都在感嘆日子不好過。據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皮面皮鞋出口40.5億美元,同比增長11.7%。由于我國皮鞋出口的近4成輸往歐盟,對歐出口增幅的明顯下跌,拖累了我國整個皮革類商品的出口。今年上半年我國皮革類商品出口1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
我國皮鞋出口增幅下降的同時,制鞋所需的生皮、成品革等皮革原料進口大幅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國生皮、成品革進口分別達到7.05億美元和14.77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0%和15%,而去年全年,這兩大商品進口增幅僅為6%和9%。由于我國畜牧業遠遠不能滿足皮革業發展的需求,因此近年來皮革原料進口步伐不斷加快,進口皮革原料已占我國皮革業全部用量的60%。
據悉,為期半年的臨時反傾銷措施將于下月6日結束,但歐盟多數國家要求對我國皮鞋征收長期 反傾銷稅的呼聲較高,該項反傾銷措施如果得以通過并實施,將征收16.5%的反傾銷稅,這對已艱難度日的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我國豬牛羊皮革產量6億多平方米,折合牛皮2億標準張,占全球產量的20%,位居世界第一;鞋類產品(包括皮鞋、旅游鞋、布鞋、膠鞋等)產量90億雙,占世界產量的一半以上。去年我國皮革類商品出口364.2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皮面皮鞋出口80.7億美元,增長28%。盡管我國已成為皮鞋生產和出口的世界第一大國,但附加值低、利潤薄表明我國還不是皮鞋強國。今年上半年,我國皮面皮鞋出口單價僅5.95美元,而同期進口皮面皮鞋單價高達25.79美元。張淑華認為,中國皮鞋要擺脫“三明治”的尷尬境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上一篇:中國向亞洲五國提供優惠關稅
- 下一篇:通脹持續沖擊!美國鞋類產品需求驟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