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足歷程
我曾經在1996年常規賽結束時想盡辦法買到一雙AIR JORDAN XI,仿佛可以追逐到心目中的偶像重新飛翔的軌跡;我也曾經在2001年總決賽后毫不猶豫將REEBOK ANSWER IV抱回家中,似乎帶回了艾佛森永不言敗的精神……可當我這次費盡心思將一雙普通的天足籃球鞋收入手中時,卻一時間說不清楚自己渴求它的原因。 是欣賞鞋子個性的外形,還是懷念天足曾經的輝煌,或是……為了忘卻的紀念? 就像是法國足球隊一樣,1998年的法蘭西之夏,他們的奪冠出乎意料,2002年韓日之旅的小組賽出局則讓人震驚,人們只能善意地說:“這是天使的惡作劇!碧熳阆盗挟斈暌灰沟拇蠹t大紫到突然間的銷聲匿跡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難道他們才真的是天使的惡作劇,頑皮的在地上留下幾個讓人吃驚的腳印后,就拍拍翅膀飛走了? 一 是要求緩震?還是保證速度? 很久以來,這兩方面就像是從同一頂點發射出的兩條射線,離原點越遠,兩者間的距離就越遠。 要得到更好的緩震效果,鞋底就會越來越厚重,犧牲速度也是在所難免的。這似乎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 總會有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95年,NIKE推出了ZOOM AIR,十年的時光,ZOOM AIR并沒有“隨雨打風吹去”。單從AIR JORDAN系列一直堅持使用ZOOM AIR這點來看,就足以證明它的地位。 可誰又能相信:這樣的經典之作,十年的王者,險些在推出的第二年就被一個初出茅廬之輩掀下馬來? 1996年,ADIDAS喊出了這樣一個口號:“FEET YOU WEAR!”——天足系列誕生了。
無論從哪一點看,天足似乎都不是一個王者: 它是將ADIDAS現有的技術進行整合后設計出來的,沒有應用新技術的做法令人不由得懷疑它是否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它的外觀風格太過另類,和當時漸漸處于主導地位的流線型設計背道而馳,人們似乎第一眼就能指出它在空氣動力學上存在的問題,厚重的外形更是加深了人們的疑慮; 和ZOOM AIR相比起來,代言天足的球星更是相形見拙。無論是如日中天的飛人殿下,還是炙手可熱的“便士”哈達威,都不是兩個“菜鳥”球員安東尼·沃克和科比·布萊恩特能夠相提并論的。一切似乎都對天足不利,我們甚至已經開始為它惋惜:如果不是遇上ZOOM AIR這個太強大的對手,天足也許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只是,形勢已經不容得ADIDAS再多做考慮,如果不能盡快奪回市場的話,NIKE憑借著ZOOM AIR等一批產品四面出擊,一統天下似乎已經指日可待. 幸好,這并不是一個“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更像是“大鳥”伯德VS“魔術師”約翰遜的翻版。ADIDAS用天足對NIKE的回擊讓我們想起了同樣是日耳曼人在當年世界杯上2:1對荷蘭的反敗為勝——出乎意料,但讓人信服。
97——98賽季,喬丹的最后一個賽季。 賽季首戰,公牛隊負于凱爾特人隊。舉座嘩然,飛人陛下的謝幕禮沒有一個好的開頭。 皮蓬缺陣,但人們似乎覺得他還在場上。安東尼·沃克——凱爾特人隊的8號均衡的數據統計和場上的全能表現儼然就是“蝙蝠俠”第二,人們對他將擁有光明的前途而充滿信心。 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他的那雙鞋子——天足。 其實,這并不是天足第一次成為聚光燈的焦點。 1997年的全明星賽因為恰逢NBA的50周年慶典而更加引人注目。在這個巨星云集,星光閃耀的盛會上,人們卻不時討論起一個身材消瘦且略顯稚氣的高中生新秀——科比·布萊恩特。新秀全明星賽上獨得31分,創造了得分紀錄;扣籃大賽上,一個美輪美奐的跨下換手扣籃,讓他奪得了冠軍。人們已經把他成為又一個“喬丹接班人”。但與喬丹不同的是:他的腳下沒有閃亮的對號,而是一雙造型奇特的ADIDAS——天足;蛟S沒有這雙鞋子,科比仍然會成為冠軍,但是那一刻,沒有人會忽視他腳下的裝備,就像人們關注即將升空的火箭下方的助推器一樣。
天足就隨著這驚天一扣,躍入了我們的眼簾?票鹊臋M空出世用最快的速度將它推到了舞臺中心,而沃克的穩定表現則成了天足蒸蒸日上的最好注腳;我們習慣了對新生事物產生懷疑和不信任,但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初生牛犢不怕虎。新生事物的沖擊力總是會讓人大吃一驚。
- 上一篇:原生態手工布鞋
- 下一篇:戰疫·秀洲丨小紅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擊疫情的腳步不會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