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委會30日呈交向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終裁建議
8月30日,歐盟委員會要公布的一項提案,將在未來5年內給歐盟成員國進口中國皮鞋“帶上一個長期的籠套”。這份關于向中國出口皮鞋征收16.4%的長期反傾銷稅的議案,將對我國1200多家制鞋企業和上百萬人的就業產生消極沖擊。
“明天(30日)貿易委員曼德爾森本人,將向歐盟理事會呈交關于對中國和越南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終裁建議,并等待理事會的批復!睔W盟委員會貿易總司的一位官員29日向本報記者透露。
按照歐盟的決策程序,理事會將會把此建議送交各個成員國討論,理事會最晚將于10月6日之前作出是否通過歐委會終裁建議的批復,委員會將照批復執行。
盡管理事會的決定有“是”或“否”兩種可能性,但這位官員透露,在這個夏天前,反對者可能占微弱多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一些國家改變了態度,成員國簡單多數通過這一終裁建議“應該沒什么大問題”,“剩下的只是走個程序”。
這位官員透露,在該提案中,曼德爾森建議在今后5年中向中國出口歐盟的皮鞋全部征收16.4%的反傾銷稅,而不再設定出口限額。盡管如此,如果該建議最終通過,這將對中國皮鞋的出口造成重大打擊。
他透露,近一段時間以來,曼德爾森的建議稿幾經修改。在確保歐盟制鞋產業的利益的同時,又“盡量減少”此舉給中歐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說,建議中不再遵循過去的“配額+反傾銷稅”的做法,意即不再對中國皮鞋出口歐盟設定限額,而建議中征收的稅率也“低于預期”。
此前歐委會曾經建議歐盟每年給予中國1.4億雙皮鞋的出口配額,對超出配額部分征收高達23%的反傾銷稅。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全會”討論通過了關于“對中國和越南的皮鞋征收臨時性反傾銷稅”決議,決定從今年4月7日起,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征收為期半年的臨時性反傾銷稅,稅率從開始時的4%逐漸過渡到19.4%。這個臨時性的反傾銷稅將于10月6日到期,這個也是歐盟決定是否對中國皮鞋征收長期反傾銷稅的最后期限。
目前,歐盟是中國鞋類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常去年中國向歐盟國家出口鞋類產品8.1億雙,總價值22.3億美元。此次歐盟對中國皮鞋的反傾銷行為,是中歐反傾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宗反傾銷案,涉及我制鞋企業1200多家和上百萬人的就業,涉案金額達6.7億美元。
另一位熟知內情的歐盟官員向本報記者透露,歐盟最終決定向中國皮鞋舉起反傾銷大棒,意味著在“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明爭暗斗中,貿易保護主義又一次占了上風。
這位官員說,近幾個月來,以意大利為代表的南歐一些國家,以及全歐洲的皮鞋生產商從未停止過對歐盟委員會以及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游說和施壓,“他們巴不得不分類別地把所有中國鞋都烙上‘傾銷’的印跡”。
而以瑞典為代表的歐洲許多國家都認為,這將“助長歐洲貿易保護主義”,“抑制歐洲制鞋業的產業調整及長期發展”。歐洲的進口商則向政治家疾呼:反傾銷稅將使歐洲鞋價提升,最終損害的是歐洲大眾作為消費者的利益。
專家指出,中國頻繁地遭受“反傾銷”沖擊,一個主要原因是歐盟尚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此情況下,歐盟在判定中國商品是否以低于成本價在其境內傾銷時,不是以某類產品在中國國內的價格作參照,而是要根據其他類似國家的同類產品價格作參照。
但是,由于選取的“第三國”與中國具體情況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可比性,因此,在歐盟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中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不公平性。這大大影響了中國公司在應付反傾銷指控時的自衛能力。
隨著中歐貿易的迅速增長,尤其是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的增大,歐盟內部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中國也因此成為歐盟反傾銷的“重災區”。據商務部提供的數字,自1979年我國遭遇第一起反傾銷案以來,至今歐盟對華共提起近百起反傾銷調查,對華產品立案總數僅次于美國位列第二,影響到出口金額近50億美元,涉案產品基本涵蓋我對歐出口的各個領域。
歐盟欲征收16.5%重稅 我鞋企表示“不可接受”
歐盟委員會近日就中國皮鞋反傾銷調查發布了第二個有關終裁的披露文件:歐盟將對中國和越南對歐盟出口的皮鞋分別征收16.5%和10%的反傾銷稅。對此,中國鞋企強烈反對,表示“不可接受”。
根據這一披露文件,自2006年10月7日起的五年內,歐盟將對出口自中國和越南的皮鞋分別征收16.5%和10%的反傾銷稅。中國唯一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金履鞋業稅率仍然為9.7%。與此同時,歐盟仍然拒絕將童鞋排除在反傾銷措施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