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靰鞡鞋
張福田
我15歲那年,隨父母來黑龍江林甸縣支邊墾荒。被縣墾荒辦安置在城東荒原上的一個移民新村安家落戶。
乍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時,正逢春天。就聽當地的不少老鄉說,這里冬天怎么怎么的冷!人要戴狗皮帽子,穿厚棉襖、厚棉褲,腳上穿一雙“烏拉”。
這“烏拉”是個什么玩藝兒?我當時給造蒙住了。后來,到老村人家串門時,我很留意的讓老鄉把“烏拉”拿出來仔細的瞅瞅,心想這東西沒見過,覺得挺稀奇的。老鄉解釋說:“它是咱東北地區冬天穿的一種用皮革做的鞋,里面墊著靰鞡草,當地人叫作‘烏拉’”。
俺很早就聽到傳說,東北有三件寶:“人參、貂皮、靰鞡草。”可見,這種靰鞡草還是咱東北的特產呢。
老村人介紹說,靰鞡草生長在咱當地的草甸子上,秋后草黃了時割下來。到了秋后,老村人上甸子割靰鞡草,我和伙伴們也跟著湊個熱鬧,頭一次認識了它,割回來一大捆。我也學著老村人那樣,曬干了,用“棒棰”把它一把一把的棰打的比線麻還要柔軟,貯備的足夠用一個冬天的。
轉眼間,進入冬季。父親和我來到附近的供銷部,見店里有各種尺碼的鞋,都是牛皮做的。聽店員說,要穿比自己腳大二三號的鞋。留出腳穿氈襪和墊靰鞡草的空隙來。俺爺倆挑選著一人買了一雙靰鞡鞋回來。
那年的冬天換季時,俺這些從山東新來的墾荒隊員和老村人一樣,個個“全副武裝”,頭戴狗皮帽、身穿厚棉衣、腳穿“烏拉”,看上去還挺威風的!
此時,讓我感受到:腳穿靰鞡鞋,既舒適又暖和。無論是遇上大冒煙雪,還是二三十度的嚴寒,到草甸子上打燒柴時,干一天活都不覺得凍腳。我的腳好出汗,每天晚上,母親總是把我穿的氈襪和靰鞡草放在炕頭上烘干了,第二天起早時再重新穿好,就這樣我一連穿了四五冬。
后來,俺這地方不知是人多了,還是天暖了?到了冬季見人們腳穿“烏拉”的人逐漸的少了,穿膠棉鞋、氈靴、皮靴的人多了起來。這不在“以舊換新”嗎!
雖說事隔幾十年了,但我還難忘那一雙靰鞡鞋,曾陪伴我度過那幾個數九寒冬,送給我溫暖的這份情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