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1雙鞋居然3個價
又是季末清倉時節,商場中各種打折促銷可謂五花八門。但記者日前發現,不少商品居然被商家標上兩三個不同價格,既讓消費者看不明白,又為價格欺騙留下漏洞。
記者在南京東路部分商場發現,不少商品貼有兩個標價牌。例如,一條原始標價498元的長裙,在標價單上還貼有一張商場自己的定價單,標價398元,計算下來是在原價基礎上打了8折;可這條裙子現在還掛有“5折商品”的標牌。因此,很多顧客在看到裙子時紛紛向營業員詢問:“到底是按498元打折,還是按398元打折?”最夸張的是,某品牌的涼鞋柜臺在一件商品前放著278元的標價牌,并打出“一律對折”的宣傳牌,但鞋底還有兩個標價牌,分別為“578元”和“407元”。一雙鞋三個價,究竟怎么打折,實在讓人看不明白。
叫人迷糊的“數字陷阱”還不止于此。在中山公園地區某商場的某品牌皮鞋柜臺,“6折”、“5折”、甚至“2折”的標簽掛在不少皮鞋前,一張“買一雙折上9折,買兩雙折上7折”的宣傳橫幅也很顯眼。這樣看來,最低的折扣可以達到1.4折。可事實并非如此。一位顧客在挑選了一雙5折的鞋后,又選了一雙6折的鞋,營業員卻表示只有6折的鞋能夠打9折,5折的鞋不能打折。她解釋,公司對“折上折”活動有附加條款,所有5折以下的鞋子都不能參加。面對這一解釋,顧客并不滿意:“為什么不在宣傳橫幅上說說清楚?”
此外,“全場1折起”、“所有商品2-5折”等文字游戲在商場中依舊非常普遍。記者看到,所謂“全場1折起”的商品,真正打1折的寥寥無幾,3折、4折的商品占了大多數,看來商家利用的就是“起”字留下的空間。而對“2-5折”這一區間,不要說顧客搞不清具體商品的打折額度,營業員也有些糊里糊涂。在某商場地下二樓的打折花車中,記者隨手拿過一件白色短袖襯衫,一名營業員說“打3折”,另一名卻說“打5折”,并且當場爭論起來。最終,雙方也沒能確定商品的具體折扣。
有關人士表示,按照有關物價管理辦法,一件商品只能對應一個價格;即便是標出價格范圍或折扣范圍的特賣物品也應帶有一一對應的標價牌,且其金額符合商家的承諾,否則就是價格欺騙。至于打折促銷的附加條件也必須事先向消費者說明,不然就有虛假宣傳的嫌疑。對于商家設置的“數字陷阱”,消費者除了要提高警惕,也可向物價部門舉報,督促商家提高誠信度。
- 上一篇:[行業提示]愛穿運動鞋 學生容易得腳氣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