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假海歸”腳踏兩條船領全職高薪遭質疑
丘成桐:
北大“假海歸”領全職高薪
7月初數學大師丘成桐炮轟北京大學從海外引進的多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造假:并沒有達到在國內工作9個月以上的要求,未盡到教學義務卻領取“全職”高薪,實際上扮演著“假海歸”的角色。這位國際知名的華裔數學家雖然中文說得不怎么流利,卻非常明確地指出:“《紐約時報》說北京大學40%的引進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國調查一下,我擔保大部分是假的。”他更尖銳地指出,“假海歸”騙取國家數以億計的教研經費。
其實,在此之前著名打假網站“新語絲”曾多次披露,北大至少有8名長江特聘教授并未放棄美國的教職,也就是說他們每年在中國的上崗時間連3個月都達不到,但對于那時網上的爭議,北大并沒有作出任何官方澄清。
北大:
引進海外人才機制較完整
但此次,丘成桐關于北大教授“全職”造假之說很快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在日益激烈的質疑聲中,事隔近一個月后,8月4日當天北大新聞網上接連出現了三條北京大學的“非正式”回應,北大新聞發言人趙為民反駁說:“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說法,它歪曲事實,嚴重損害了廣大海歸學者和北京大學的聲譽,在社會上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昨天,趙為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強調說,北大海外引進的人才是真人才,在海外引進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之分,兩者在北大上崗的情況不一樣,待遇也有所不同,不存在虛領報酬的問題。
對于記者特別點出的被質疑的北大“特聘教授”,趙為民否認北大造假說,并表示不愿再說這個事情。他說,現在正值暑假,開學后再公布引進人才的相關數據。他在回應中說:“北大海外引進人才的質量是高的。”他表示,北大從海外引進人才是有一套較為完整的機制的,受聘期間還要對特聘教授們進行評估和考核。
網友:
北大的回應文不對題
但是,這番高姿態的辯解一現身,卻遭到網友更強烈的質疑:北大對丘大師炮轟的回應文不對題——丘大師揭露的是這些教授在國內的上崗時間,但北大卻只強調特聘教授“質量是高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身為北京大學兼職教授何祚庥也指出,北大光是回應并不夠,還應該拿出證據,公開北大引進了哪些人才,這些人每年在北大工作多長時間,北大給他們多少錢。今日熱點煙草系統收入調查 200萬名片曝光強制休假是公務員獨享的盛宴?犯眾怒的非高薪就是不公平女大學生為何“恨這個世界”?cfo告訴你為什么是窮人!億萬富豪發家致富七武器
著力查證的人們赫然發現,曾經被北大冠為“特聘教授”數學科學學院田剛、夏志宏,已經被修改為“講座教授”,他們也是最早受到外界質疑的兩位長江學者。
近日,一份由中國某高校數學中心主任列出的北京大學涉嫌“腳踏兩只船”的海外引進人才大名單驚現網上,名單囊括34人,其中包括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
新語絲網站也相繼刊文指出,北京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舒紅兵在美國仍然有全職。包括工學院長江特聘教授佘振蘇,也被指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全職教授。記者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的網站上,找到了舒紅兵教授的資料,他在猶太人醫學研究中心還承擔著一項科研項目。
教育部:
相信北大辦學很認真
就在昨日,教育部對北大假引進事件作出了回應,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表示,嚴格來講,北大是按程序來辦事,北大在聘教授的時候很慎重,相信北京大學的領導班子辦學是很認真的。她說,教育部對丘成桐所講的情況也很關注,曾要求北京大學說明情況,北大回復表示,他們感覺到可能丘先生不是特別了解情況。
吳啟迪清楚表示,可能其他高校存在這個現象,教育部將會繼續關注此事。特聘教授要求九個月以上,講座教授可以兩三個月,有些不能當特聘教授,而且也不能當講座教授,講座教授的要求更高,已經有好幾個都是不聘的。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如果情況屬實,將會嚴肅處理。
昨日,教育部對北大“假引進”事件作出了回應,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表示,嚴格來講,北大是按程序來辦事,北大在聘教授的時候很慎重,相信北京大學的領導班子辦學是很認真的。她說,教育部對丘成桐所講的情況也很關注,曾要求北京大學說明情況,北大回復表示,他們感覺到可能丘先生不是特別了解情況。吳啟迪還表示,可能其他高校存在這個現象,教育部將會繼續關注此事。
此外,本報記者昨天還就此事專訪了以“學術打假”聞名的學者方舟子,方舟子認為,“這種情況不是北大才有的,在中國的重點大學、名牌大學里頭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長江學者聘任辦法
記者在2004年6月10日開始執行的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長江學者聘任辦法》看到,特聘教授要保證聘期內每年在受聘高校工作9個月以上;講座教授要保證每年能在國內受聘高校一般工作3個月以上,因特殊原因,最少不得低于2個月。對于在聘期內到崗工作時間不足的特聘教授,一經查實,教育部將撤銷其長江學者稱號,停發并追回已發放的特聘教授獎金。聘任學校應解除與其簽訂的聘任合同。特聘教授在聘期內一般不得擔任高等學校實質性領導職務(包括校級領導及學校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或調離受聘崗位。對因特殊原因擔任領導職務或調離受聘崗位的特聘教授,教育部將停發其特聘教授獎金。
小資料
以學術打假聞名的學者方舟子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
“全職”造假出自利益共同體
“腳踏兩條船” 學者為數不少
記者:您對有學者炮轟北大教授“全職”造假一事有何看法?
方舟子:我從2002年就開始關注這種“全職”造假的現象,當時就鬧過清華經濟管理學院百萬年薪聘請國外二十多個華人教授,這些引進人才卻沒有放棄國外全職教授的職務。包括現在披露的北大造假的特聘教授,最早是在新語絲網站被曝出來的,核實太容易了,只要找一下北大和國外的網站,就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在中美兩地同時擔任所謂“全職”的職務,“腳踏兩條船”。
記者:教授“全職”造假不只是北大的問題?
方舟子:這種情況不是北大才有的,在中國的重點大學、名牌大學里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北大可以說是比較典型的,也是比較集中,被發現比較多的,但這在全國不是北大一家的事。而且更為惡劣的是,有的國外全職教授在國內不只兼一家高校的特聘教授,有的還兼兩個、三個。
他們在美國肯定是全職的,只有國內才會縱容他們。他們保住了在美國的位置,但靠欺騙的手段拿了國內全職職務的待遇,無法履行在國內的義務。這是一種欺騙行為,甚至可以追究他們詐騙。
這樣浪費了國家科研基金
記者:為什么國內高校不能洞察?
方舟子:中國高校明明知道他們是假的,卻還愿意以他們的名義去申請這些位置,甚至被揭露的時候還出來替他們說話,這是因為以他們的名義來申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對學校很有好處,一方面是面子好看,名聲好聽,這些人說起來都是在國外名牌大學任教;更主要的是有利益上的好處,中國的大學可以利用這些人申請國家大筆的資金,如“973項目”一個項目的錢就有上千萬,以他們的名義去申請比較容易拿到,這些錢可以用來建實驗室、招生。一大筆資金進入學校,為學校也增加了收入。同時,假“海歸”回國兩三個月就像回國度假一樣,還能得到一大筆的錢。
記者:這樣對國內教育界將造成什么危害?
方舟子:危害性很大,一方面造成不正當的競爭,本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就是要給全職規格人員的,被這些人以弄虛作假的手段給占據了,真正的海歸人士能申請到的科研經費就少了;另一方面是對國家科研基金的浪費,這些人主要在美國,不可能真正在國內領導什么實驗室,干活的是國內的人在干活,分錢也是國內的人在分錢,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兼職冒充全職是欺詐
記者:這是不是國內教育改革過程不得不走的一個階段?
方舟子:我不這么認為,國外的學者愿意回國我們是歡迎的,如果他現在暫時沒法回國,還可以有別的方式來跟國內進行合作,如擔任兼職教授回國講課,幫國內教授審核論文,或幫中科院國家基金委做海外評審,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我們不是反對他們回國合作,我們反對的是欺詐的行為。本來最多只是一個兼職教授,卻冒充全職教授,這不是欺詐嗎?
記者:北大有關負責人解釋北大引入人才質量高,有一套較為完整的機制,您如何看?
方舟子:我們不懷疑這些海外人才的質量是很高的,我們只是說這些人并沒有真正地回國。而且在這些假“海歸”心目當中,國內的大學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們發表論文的時候也都是署國外的大學,很少連國內大學也署上,因為他們也不敢,會擔心美國的大學知道他們在中國兼任全職。最多是有某種合作關系,把國內的某個教授掛個名作為第二作者。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注意:上班途中的3大健康惡習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 驗證碼:



















